电影寻枪观后感 由凡一平的小说《寻枪》改编成的由陆川导演的电影《寻枪》,正如一句话所说的“特别的题材,用特别的方式表达”,《寻枪》的主要叙述过程就是讲述一名民警在民间寻枪的心理过程。而故事的主要叙述视觉是从民警马山或更确切一点是主要从他的心理视角出发,通过电影音乐的急促与画面的快速来体现马山的心理状态——焦虑,紧张,以及迷茫。
叙述一开始,就是一个小小的倒叙——枪不见了,从无线电波的声音在晨早中溜过马山的脑袋后,接着是老婆的责备声,接着他读着儿子马冬的作文,开始还未发现什么问题,但当他惯性地摸摸枪套却发现枪不见了,情节在这一刹那由缓转急,平淡的生活场景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对于不知情的妻与儿子,却误会马山要打儿子了。有趣的是剧情由一开始知情者就只有马山,而后来是他的战友,再后来才整个警局及家人。情节的氛围也由知情者的逐渐铺开而由紧张、神秘再转为悲剧——告别。
剧情很自然就由寻枪开始而展开剧情,通过儿子马冬的提醒:可能是昨天弟弟青山的婚礼上丢失了。再通过弟妇的提醒寻到战友,但剧情一直都不忘记悬念的设置——偷枪者是谁?刘结巴在我认为他也是故事的主要叙述者,却通过马山这一人物的寻枪过程而得知周小刚的黑幕——假酒厂,而偷枪者的真相却在故事结尾才恍然大悟,这其实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倒叙,让故事的一切悬念得到一个解悬,并将一切看似不相关的情节最后以一个完美的结收束。结局是周小刚的假酒厂毒死了村里的很多人包括刘结巴的全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下层劳动者的悲哀,尽管周小刚最终逃不过法网,但真正的受害者无辜者却都以悲剧的下场收尾。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反思,为何真正的受害者不能得到一个公正,却得到了一个敬而远之的死的下场。从结局上看,可以寓意正义是不死的,但罪始终逃不过法网的,不管你有多么合情合理的理由,这也许是对广大老百姓的一个法制的教育,也从侧面牵涉到违法乱纪的犯罪者的罪恶与阴险,自私自利与为利是图。
故事有两条线索是重合的,一条是刘结巴杀周小刚,另一条是马山去找周小刚为了寻枪。刘结巴有两次的谋杀机会都因马山插了进去而终归失败,第一次是马山通过老战友的提醒而去找周小刚,首先去“白宫”里找了,却巧遇李小荫,离开后,一个全身被水衣包裹的菜农走过;第二次是接着在巷子里巧遇周小刚,两个纠缠过后,周小刚走了,一辆摩托车快速经过,周小刚可能才避过了几劫。第三次却让李小荫挡了一枪,此时,先思考一下,刘结巴是如何能避开观众的怀疑的呢?在电影里只有两个镜头是刘结巴的,可能镜头之少让我们放下了更多的注意力在刘结巴身上。第二,刘结巴对马山回答的巧妙与坚定的语气避开了马山进一步了怀疑。其实,是作者的巧妙安排,让我们的注意力分散了。例如刘结巴在马山的第一次问话中已漏破绽,由铁匠世家的刘结巴变成了卖羊肉粉。一般警察的资料是比较准确的,但马山却轻易相信了自己可能因为过于焦急寻枪而判断出错。第二次遇见刘结巴却见他骑着自行车在巷子里经过,马山又第二次问他时,他竟然不结巴了,而且结合了当时贪官腐败而搞形式主义去吃最简单的午餐的现实,刘结巴才又逃过了一劫。另外前马山每次去找周小刚都会遇上新的矛盾阻挡,或是遇上另一个情感的分支,第一次是遇上旧情人李小荫,第二次是看见了妻子。由于这两次情感分支线都在观众疑心最敏感的时候出现,而且主要是通过马山的叙述视觉而铺开情节的,所以我们的怀疑焦点也不时随着马山的视点而转移。另外通过刘结巴应答的坚定与自然,这恰恰是警与贼的心理战,最后也在两次的相遇里结合马山寻枪的着急而受蒙蔽了。
故事还通过马山追着青山婚礼上的出席名册而去寻枪的,反复的回忆,片断式的回忆进一步推进情节向高潮发展。随着寻找人数的增多,加上情感线的多角度展开,寻枪已逐步渗透到马山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后是他的整个人生。再加上老树精说过一句“偷枪的人有可能是其他的人,也有可能是你自己,如果我是你们的处长,我第一个就怀疑你!”预叙生日祝福http://www.qiake.net/ 了马山后来的命运。在李小荫被杀的当晚下起了大雨,马山发现妻子有段时间不在床上,尔后却经妻子的口中得知原来自己也有一段时间不在床上,而为什么不在床上呢,小说在这里使用了省略,第二次省略是临近结局时马山跟周小刚偷换了位置而去引刘结巴出来的那一幕。小说里的这些悬念使观众越看就越玄。而这些省略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让马山从主动的位置而变成被动的位置,再通过解悬后解除了误会,又让马山得到主动的位置,才得以跟周小刚换位。而为什么刘结巴是可信的偷枪者呢?这由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山村,而且在李小荫被杀后发现重要的线索就是枪要杀的目标是周小刚!“随着周小刚在,枪就在”的判断,马山才再次得到主动的位置;再次是周小刚开了假酒厂害死了很多人。
故事有很多情节看似合情合理但却蕴含一定的哲理的,例如当马山在寻枪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窃包包的惯犯,在两人角逐自行车中,马山却愿意被惯犯的枪打死来验证真枪的可能。民警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相比,同样是生命,但在这一刻中马山却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一颗真子弹,而且是从惯犯的手里打出的子弹。这也从一个正面剖析了一个人民警察在面对犯错后的压力与结束压力的方式的选择。也就是说对于民警们的内心压力的关注,能从《寻枪》中得到很恰当的阐述,并以这个群体以最贴切的关注。他们的位置就在案情的偏颇里摇动着,无人能稳稳当当地当好一位民警,用处长的话说,就是“今天被评为先进,可能明天就成为烈士了”,这好像成了对马山命运的又一个预叙,可马山之所以成为烈士的原因也许只是为了赎罪。却又为了一个为丢失了枪的罪而成为了一名烈士。想想马冬的后代会如何去叙述这段事迹,民警在人们心中的光环形象又会有什么的改变?会更人性化一点吗?也就是说,正义的维护只由一个群体来承担着吗?是否我们在渴望公正与正义的同时也应该为“罪”承担一定的义务与责任感呢?也就是说维护正义不该只是与一个群体有关,更多的是正义应是生活在社会里的每个个体都应遵守与宏扬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人们的日常生活才更有保障。正义的呼声才不会在死的边缘上才为无辜者高呼长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