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 11 月 26 日是岳母去世周年的日子,今年是三周年。我愿意在这个不眠的夜晚抚摸敲打一些文字三祭岳母,夜,如此的宁静 仿佛留给我更多的是思考、是记忆、是回忆、是怀念......
人的本能让我去思考:有人说顺者为孝德为先,爱老敬老是中国人的美德,我不能例外,我们这个家庭也不能例外,人人都会老的客观规律已经告诉了人们:当我们每个人走进老年人行列的时候,难免会自问我年轻的时候对自己的老人孝顺的怎么样啊?!也许惋惜也许自责也许无愧,但是这个时候也正是需要别人对你尽孝顺的时候了,古往今来无不如此。我倒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却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不存在善恶相报的因果关系。记得小时候老人们经常讲:“心到佛知”,现在思考起来觉得颇有道理,把它放在这里应该比较合适,它最起码可以证明没有因果关系的观点。还是让我们按照“心到佛知”的原理去孝敬老人们吧!你自己尽孝道不要做任何表白,老人们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孝道也不要做任何表白,这就是“心到佛知”的境界,与朋友、同事、家人表白给老人尽了什么孝道的人和表白谁谁给了我孝敬的老人都显得没有达到“心到佛知”的境界。老人们应该把每一种孝道都当作“应该的”,晚辈们也应该把所有的孝道全部当作“应该的”,这样就容易达到“心到佛知”的境界了,一个家庭这样去维系才有亲情和温暖,家庭的每个人都这样去做才显得珍贵。我们讲的孝道不应该局限在给老人们满意的衣食住行,还应该包括精神上的、情绪上的、心情上的孝顺,只有努力地这样去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道,岳母去世三周年之际我本能地这样去想。
岳母在世的时候留给人太多的记忆!记忆是对过去的定格,我只能面对岳母的遗像定格老人家的过去,记得家人曾经说过:谁来了也能吃饭再走!家里远方的表亲比较多,和家里的关系都特别好,走的好来往多,每一次都是岳母的热情留住了人,用一顿很平常的饭菜使再远的亲戚也一下子把亲情拉近了很多,无论男女老幼同样如此,就连智障的亲戚也是做到笑脸相迎饭后而归,久而久之就成了自然而然,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地一直做到生命的最后,岳母对家庭的贡献不只如此,不善言表的岳母用自己的行为无时无刻地体现着一位母亲的人品。老人家的病故不知有多少亲人、表亲们为了这些记忆而流下悲痛的泪水,上善若水,善事可以防止亲情沙漠化,老人家一生所做的善事会永远影响着这个家庭,这样的上善之举应该得到传承、效仿、发扬。 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岳母在世的勤劳与艰辛变成的只是回忆,而回忆本是过去进行时,几十年的奔波与忙碌乐此不疲的身影仿佛历历在目。八十年代开始承包土地了,基本上是连年种水稻,春种秋收周而复始地忙于田间地头,家庭的收入也是靠水稻,有一年水稻快要收获的时候有一大部分被大风刮到,割稻子的难度加大了很多,而老人家靠自己的:“不怕慢就怕站”这一信条,总是干在别人前面,几十年中地里农活没有不会干的,没有不熟练的,曾经感觉到老人家经常用自己干活的小窍门及时纠正别人的错误做法,还能感觉到不知疲惫里透着劳动带来的乐趣和自信,而老人家指关节的增生和变形也足以证明体力上的透支。好在作为农场的职工享受了退休的待遇,也过上了拿退休金的生活,脱离了农活只忙于家务,以天伦之乐而乐的生活虽有短暂的数年也算是一种安慰。
岳母去世以后留给人的只有怀念,三周年了,我是想把今天搞得隆重一些,也是想把怀念再延续,怀念是永远的,怀念的方式有很多,我选择了抚摸这些文字的方式,在敲打键盘的同时感到字里行间都有怀念老人家的泪水,今夜所触摸的每个文字又好像在触动自己的心灵,也许这个祭在我的内心世界里已经很隆重了,在天堂里的岳母也许能感觉到文字间的泪水,用心去写,用泪去祭。祭是悲伤更是怀念,我愿以此来描述出岳母去世三周年的感悟,宣泄我怀念岳母的悲伤,把它放在我的空间日志里只想让能够读懂的人来读,只想让健在的人们珍惜现在,珍惜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