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病榻杂记读后感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的书,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
《病榻杂记》是季老在92岁时住进北京301医院时开始动笔的,当时他的双手和双脚长满了毒泡,浑身奇痒已造成他无法正常的生活,但号称北大一盏灯的他依旧坚持每天4点起床开始写作,他已经无法自己阅读报纸,但他会请他的助手每天把报纸的内容读给他听。他虽行动不便但却思维敏捷,书中他追忆了多位儿时对他有影响和帮助的老师,他清楚的记得他的恩师的姓名和爱好以及教学特点,文字轻松生动且充满了感恩之心。
年幼时季老家中很穷,用他儿时玩伴的话说:他们家连贫农都够不上!在家六年,几乎不知肉味,平常吃的是红高粱饼子,白馒头只有大奶奶给吃过。没有钱买盐,只能从盐碱地里挖土煮水醃咸菜。他母亲一字不识,一辈子季赵氏,连个名都没有捞上。他6岁离开父母,到济南投奔叔父从此踏上了他的求学之路。
书中写道他寄居在叔父家,虽叔父和婶母都对他非常好,但却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这与我一样,我在两岁时由于弟弟出生无暇照顾被送到老娘家,老娘家条件比我家好,姥爷姥娘舅舅舅妈们对我也是无比的关爱,可是他们的关心无法代替我对父母的渴望,每逢过年过节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便油然而生。每每有活抢着干,有吃不敢吃。季老所写如同一位熟人在讲故事,字里行间无不打动我的心扉,流露出的情感让我感同身受。
比起季老的诸多学术著作,我还是比较喜欢读他的散文,其中描写北大燕园中的一种野花的一段:“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文笔细腻文风优雅,仿佛那美丽的二月兰就在我们的身边郁郁葱葱,最后“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病榻杂记》中,读者与季老一起经历了三场几乎夺走了他生命的住院经历,他以无比的轻松心情面对自己的病情,住院三年间,笔耕从未间断,在病床上季老写了24万字。令人佩服的肃然起敬。
以下是季老的部分经典语录,摘来与君共享:
经典语录:
▲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www.qiake.net
▲ 时间是毫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 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 一种人,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飞扬跋扈,骄横恣肆,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直到钻进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这一生。
季老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季老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季老的学问、人品都是令人称颂的,我们将永远怀念季羡林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