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还记得高中时老师就给我们讲到了冯友兰先生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四个境界。分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不过那时候对冯老先生的这四种境界的理解还不如现在的深,虽然我现在对于这一点的理解也还很肤浅。我个人认为这首先是因为我的知识储备还很有限,其次就是我的人生阅历还很浅。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就冯老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
说实话哲学这个东西我还是真的不太理解,所以我对这本书的感悟也不敢从哲学角度谈起,那么我就从冯老先生的这四种境界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吧。 我们知道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人在做事时,能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也就是这种觉解,使人们正在做的事对于他们自己或者说他们生存的这个群体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自然界甚至整个宇宙就有了一定的意义。人们所做的不同的事情对于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意义,而这些意义的整体,就是不同人的不同的人生境界。http://www.qiake.net/ 我想所谓的自然境界应该就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满足,比如吃饭、睡觉等一系列人们要在自然界中存活必须满足的条件以及人的一些基本的欲望的实现吧。人一旦战胜了自然,并且在自然中获得了一席之地,也就实现了他的自然境界。
至于功利境界,我的理解就是如果人在做事情时都以自己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利益为原则,那么他就活在功利境界之中。当然啦,并不是说所有人的功利心理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也许有些人的出发点是站在利己的角度上的,但是他所做的事却也对他人有一定的好处,这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一个人做事情都是以追求道德为原则的话,那么他就是活在道德境界中。在这个境界的人会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与自己是紧密联系的,他会在下决定、做事情的时候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尽量以利人为初衷,做出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并且这个人所做的事都是符合道德准则的话,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冯老先生所说的道德境界。
冯老先生定义里的最高境界就是天地境界了。也就是当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的另外的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的存在及其重要性时,他觉得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了这种深层的理解,他就会乐意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这也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最高的人生境界——天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