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班家长开放日活动发言稿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能够在白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宝宝班第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也感谢你们一直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我们尽职尽责,让孩子在幼儿园快乐地学本领、长知识。幼儿园说来轻松,看似简单,有的家长可能以为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就是玩玩的,其实幼儿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基础,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
一、我班幼儿介绍基本情况及相应的教育措施:
本學期由我(李小媛)、文祖琴老师、周阿姨负责宝宝班保教工作。我班共有15人,男孩7人,女孩8人,我班幼儿总体上智力发展比较均匀。我班幼儿是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上幼儿园,刚来到这陌生的环境就大哭大闹,尤其是离开了家长。因为孩子小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有的说话不清楚,基本上女孩都不会入厕,甚至有的是不会吃饭。在幼儿进园以后我们对幼儿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常规教育,为了保证以后上课的纪律和效率,我们从最初开始教育幼儿,来园后两天幼儿基本上没有哭了,我们对幼儿进行了常规教育:排队喝水、入厕以及回家,教育幼儿吃饭时不说话、不挑食。教幼儿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等。教育幼儿基本的礼貌用语如“你好、对http://www.qiake.net不起、没关系、谢谢”。教幼儿如何入厕、脱简单的衣物。教育幼儿基本的安全知识:教育幼儿不打、不咬、不推其他幼儿。教育幼儿午睡时不说话,应把鞋子摆放好后在上床睡觉,在床上不打闹不趴着睡觉。在我们三位老师的努力配合下,将近两个月了,这些孩子从最初的不会到现在已经是能独立的入厕、吃饭、脱简单的衣物等了。
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到了幼小班,意味着您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如果家长仍然把重点局于孩子是否吃饱穿暖的话,实际上是已经满足不了您孩子的需要了,所以要满足幼儿的需要,就要了解什么是孩子需要的,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就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年龄特点,才知道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我现在在这里向各位家长简单的介绍一下2—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从生理方面看,他的脑部结构已经基本成熟,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脑的机能也已经发展起来,因此三岁以后的幼儿学习儿歌只要唱几遍就记住了,并且不容易忘记。家长们也可以在家多问问自己的孩子:“今天学了什么?”比如能自己吃饭,会解扣子,会自己倒水等等许多事情,所以就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家长和老师就应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通过儿歌、故事、游戏等)激发和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自事的愿望。
这年龄段幼儿还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打人、抓人、咬人)。攻击性行为是这个年龄幼儿的普遍现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班中95%的幼儿都会有这些攻击性行为(不论是男孩、女孩、平时很乖的或者是很调皮的),只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年龄大小、力气大小)每个人所造成的后果不一样。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简单,也是和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系,由于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索性用手代替,也就是说用动作代替,甚至于用牙齿代替,这样来的效果反而更快一些,因为嘴巴讲不清楚。所以明白了这个原因,如果孩子之间产生了这种现象,我希望家长能够谅解,因为既然这种攻击性行为是处于这个年龄段幼儿所特有的特点,所以在小班存在这种幼儿之间的纠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老师也不是要推脱责任,作为老师一定要和小朋友耐心地讲道理,尽量减少这种攻击性行为,把这种行为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把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这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听”和“说”,其中学会“听”是最重要的,因为幼儿首先要会认真地“听”别人怎样说,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知道别人是怎样表达的,然后才会自己运用,自己去表达自己心里所想的,这就是“说”。在小班,对于幼儿听说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喜欢与同伴交谈,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能听懂并愿意说普通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初步学习常见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同样为了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希望家长在家中也经常让孩子练习说普通话,对幼儿进行一些听说能力的培养,给幼儿下达一些简单的指令让幼儿去做,这样都会对幼儿的听说能力有所帮助的。特别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幼儿2—3岁这一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词汇量迅速增多,家长会发现这时候的孩子说话时会用到很多以前从来没有用过的词汇,甚至会很惊讶,所以家长和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幼儿适合时机的教育,在平时生活当中多用一些优美的词汇和语言,不要怕孩子一下接受不了,其实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这个时候孩子处于一个模仿期,分不清好坏,好听的话和不好的话(脏话)通通会吸收,如果家长不注意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的话,就会对孩子的今后造成不好的影响。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