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那个千回百转的命题从小就在我的心头萦绕,我只是一直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知道看过丰子恺描述自己的童年的逝去的不倒翁,才发现原来可以用那存在于天地鸿蒙之间的无所不知的大书去形容,只是,尽管够形象,却不是那么妥帖。
《绿野仙踪》看过么?我相信你们都看过多萝西或者是桃乐丝带着稻草人铁皮人小胆狮向翡翠城进发的故事,但是我相信你们没有看过后来,那个南方好女巫,我记不得名字的高贵的迷人的那个好女巫,手中的那本无所不知的书。
能够记载一切的,你我下一秒的举动,我们的想法,我们的人生,我们的将来,原来都是写好在一本书上的。一切的因果,机缘,恐怕都是好事的某某在绢白上留下的墨迹而已。
这样说可以么?也许能够让人理解,但是总是缺了一点什么。就好像我一直怀疑为什么存在普朗克常量,是不是换了一个值,我们的世界就变样?那么有不同的普朗克常量吗?何夕,六道众生,其实人间道本是饿鬼道本是阿修罗道本是地狱道,没有什么区别吧。
苏菲的世界,好像就是这样的书。我总是在想假如苏菲写出这样的一本书,或者我现在正在被一本书记述。 只不过,苏菲最后能够逃离那个世界,而我却不能。
其实是,即使逃出来了,永恒了,又如何?
恐怕还是另一本书吧。
所以我记不得里面任何的哲学史了,我记住的是,我们只是地海洋上的满载着基因的小船,我们的一生只要把船上的货物运到彼岸,已然足够。哲学的什么,归根结底也许只是告诉我们该怎么活而已……
小时候的我有一盒跳棋,红黄蓝三色的棋子,一共十八颗。那时,我常常在床上把这些棋子铺开,把它们当作一个国家的臣民,给每一颗棋子起不同的名字。而在贾德的纸牌王国里,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寂寞的孩子也在玩着和我相同的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变得更加复杂了,也因此变得更近乎真实。然后,我关上电子书的窗口,就开始想,如果有一个非常非常巨大的孩子,他也在独自玩一个游戏,他游戏中的每一颗棋子都是一颗星辰,那么这个游戏盒子该是多么接近我们的宇宙……可这个玩游戏的孩子啊,他知道自己的棋子们正发生着什么事吗?在我的游戏里,我给一颗黄棋子和一颗蓝棋子加冕,让它们成为国王和王后,可它们两个是不是真的相爱呢——这一点我永远也不可能知道。虽然整个游戏都是我创造出来的,可有些事情我还是永远无法知道。当领悟到这一点时,我反而感到十分的欣慰,因为,这实际上让我懂得了:即使我们真的只是存在于一个游戏里,我们也并不完全是受到那所谓的“命运”或“规则”摆布的棋子或者纸牌,有些事,只有身在其中,你才可以体会和感觉,这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恰恰相反,正是这些微妙感受的存在,使得我们仍然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 www.qiake.net
很多人都以为,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也就仅仅是一部哲学史教程而已,就像很多人以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也就仅仅是一部北欧地理教程一样。当然,这样的理解也并没有什么不对,如果你已经是一张梅花或者黑桃牌,如果你需要的只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可执行程序,那么你一定会对这样去看一本童话书感到满意。不过,我只能很遗憾地说,我对书中那些非常有价值的知识一点都没往心里记,史宾诺莎、祁克果这些拗口的人名,就和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兰这些让我结巴的地名一样,只有靠着一本电子词典,我才能想得起来。倒是作者将世界看作一只白兔的比喻让我一直记得清清楚楚,以至于每每看到一街满满当当的人潮流过自己身边时,我就会不由地暗暗自问:“这里面还有几人是站在兔毛的顶端呢?”
每个人都做过孩子,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保持住对生命的惊奇和对自己的探索,对正在渐渐把春天和花朵都看得习以为常的苏菲来说,她一生的转折是从听到那一句“你是谁?”开始的。其实,我倒觉得,贾德写下那数十万字,也只是为了将这三个字放在他的第一封信里,好摆在我们眼前。他自己后来也悄悄承认:“答案永远是在你身后延伸的那条路,只有问题才能指引你眼前的道路。”
的确,回答问题并不是很难的,一个“你是谁”的问题,就已经有了从古至今、从苏格拉底到萨特的无数个答案。可提问题却真是很不容易的,贾德的每一本书其实都是在努力地提出问题,比如,《纸牌的秘密》是在问:“命运是什么?”《苏菲的世界》是在问:“你是谁?”《喂,有人在吗?》是在问: “生命从何而来?”《橙色女孩》是在问:“爱的意义何在?”当然,你或许也会在他的这些书里,找到另一些只属于你的问题,能够从一本书里找到问题的人是幸运的,因为有疑问,我们才会打破沉默,因为我们不再沉默,生命才终于回荡起轰然一响——那清亮的响声,将一直贯穿星河,让每一个生活在星星上的孩子,都感觉到自己是整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