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爱51代码网 >> 范文 >> 文章正文
中西方教育差异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中西方教育差异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三.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对比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

  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www.qiake.net 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

    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

  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西方家长在家庭道德伦理观念、家庭教育价值观以及能力培养、品德教育、创造性激发等方面都值得我国家长认真研究学习。

  四.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

  1、创造性思维

  中国现在的教育在一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和缺陷,那就是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识。其主要原因在于使用了教育水平的等级化考评制。创造性思维,如试探猜想、大胆假设及直觉、灵感等思维方式是突破性发现的重要条件,科技的发展既要求我们掌握广博的知识,还要求我们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把知识变为创造的基础。所以说创新能力对于最终要踏入社会的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行应试教育时普遍存在的一个情况(虽然现在这样的情况也不少)就是老师过于强调书本上的死知识,缺乏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提倡死记硬背,实行题海战术,使用标准答案,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虽然这样使我们掌握了很多已有知识,但不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应怎样去应用,也不知道当时科学家是怎样得出那样的定理。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学到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缺乏科学鉴别力。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很多同学对单调的学习感到厌倦,对乏味的学习内容感到失望,继而闪现在他们头脑中的新奇的想法也会被渐渐泯灭。如果有一个适合的环境,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也会随之被发掘。

  行的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美国学生多得多,这无疑在某方面上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而且中国的学校的管理相对严格,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精神集中,洗耳恭听,对书本上的东西记得牢固。这种教育方式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教育大都基于人文思想而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好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欧美国家的小学生常做的家庭作业就是实验报告,你研究了什么,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有什么结果和结论,参考了那些文献……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很小,常常只是一支铅笔的滚动,糖和盐的溶解等等什么的。重要的不是大和小,而是方式方法。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主和自由。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代和现代绝大多数发明和发现出现在西方的主要原因。同样,它也有缺点,有局限性。它注重分析,缺乏综合思考和横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横向思维——人与电脑的根本区别,例:有十块钱和一块钱,拿哪个?答拿十块或拿一块的,即纵向思维;答都拿或都不拿的,即横向思维)。

  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中国的古训,倒是被外国的学校教育运用得恰到好处。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一段论述,很能说明问题:“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的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2、责任教育

  中国缺少责任教育。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社会、民族负责。教育不是只在家庭,还在家里,在周围环境,在社会氛围。而现在,常见到家长,学校,周围环境在推卸责任:家长“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好他就是学校的责任”,学校“他逃学都是因为周围的网吧、歌房太多了”,网吧老板“我只是开一家店钱养家糊口,是他自己逃学来玩的”……

  再来看看德国和日本,这是两个二战的战败国,而现在却是世界强国。在德国,经常可以见到有大人在对小孩说什么,而那个小孩并不是他的孩子,大人也不是什么教师,问他,得到这样的回答:“德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教育我们的孩子是每一个德国人的责任。”在日本,每一个欧巴桑的威力大家都知道,他们总是在自觉的监督年轻人的行为,好像警察一般。

  这两个国家已经把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交给了每个公民,每个公民也在为国家的未来负责。而在国内,又有谁把教育下一代国人视为自己的责任呢?看到不认识的小孩有不对的地方,谁会上前去教育他,指出他的错误呢?教育的制度不完善,官员贪污腐败……这些,管理者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然后呢?你,我,所有国人,甚至包括受教育者,谁可免责?如果每人都确实负起自己的责任,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3、能力培养

  再有一点,就是西方学校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山野教育”,其意义就是让学生经受磨练,训练学生的体能、冒险精神和生存能力。然而,在中国,很多学校都是整个学期只有一两次社会实践机会。

  4、纪律

  但在西方的教育制度中也有普遍存在的缺点。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严格,很少强制学生去做一些事情,包括上课的状态,考试成绩,课后的作业等。这样会造成学生的勤奋度降低,缺少上进心。经调查,西方学生的勤奋程度远远小于中国学生。社会评论家认为美国居高不下的犯罪率至少部分归咎于学校管理不严格。

  在中国,中学生的犯罪人数及后果的严重性大大小于西方国家。原因是中国的中学生比较乖。中国的未成年保护法、宪法、刑法等等的法律条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部分中学生的生活,再加上他们从小就受中国的传统教育,无论是在内心深处,还是在思想上都比较保守,因此,犯罪的中学生属于比较个别的情况。

  最后,我们认为,要改变中国这种教育方式单一,不重视能力训练的现状的最好方式就是改变教育体制。从细节上一点一滴的改变得令它更具科学性,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成长。当然,我们的优点还是要坚持下去。总之,就是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下面是我们组内人员的一些感想:

  冷子昊:通过这次究性学习我从种种迹象分析,强调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成绩,重视发展孩子个性,这将成为中国教育今后发展的大趋势。千万别管孩子中的自主教育理论正是这个趋势下的产物。

  张译方:通过这次究性学习,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加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以后我们走向社会积累了经验,也了解了中西方教育差异。

  王雪帆:通过这次究性学习我发现西方教育也绝不是完美无缺的,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但是,既然整个社会可以呈现出一派谦恭礼让、秩序井然的人和状态,那么他们的教育方式,他们的理念,是否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呢?

  姚 尧:通过这次究性学习我发现其实社会就是大海,人生就是在大海中游泳。人迟早要单飞,要独立,靠自己的能力立足。

  于 欣:通过这次究性学习我们已经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三方面阐述了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并提出了建议。我们希望我们的建议可以收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使中国的教育制度更加完善。中国的教育将会又是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马德麟:通过这次究性学习我知道了科学是有关自然的学问。用合乎自然规律的方法去学习科学才是最佳的途径。把科学搞成神乎其神、玄而又玄的一门“手艺”,在教育中违反自然规律进行高压强制灌输,用“学手艺”的方法来进行科学教育是不会有最好的教育效果的。它可以培养出很多“能工巧匠”来追赶西方科技,但其中必定罕有具有科学首创能力的世界级科学家来让中国在世界科学的前沿独领风骚,而后者恰恰是中国教育界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

  石开元:通过这次究性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更加深入得了解了中西方教育差异,更培养了我们的合作意识。

  指导教师评语:

  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学校考试和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为教育规划纲要建言献策的今天,我希望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也能吸收西方教育模式里好的元素,让中国同学更强健、自信、独立。同学们也从这次研究性学习中得到了许多,增强了团队意识。  指导教师:赵娜 课题组成员:   冷子昊 王雪帆 张译方 石开元 姚尧 马德麟 于欣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输赢》读后感
    《难忘的八个字》读后感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访谈录读后
    宁要……不要……》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
    《金融改变一个国家》读后感
    《春宴》读后感
    中学生兴趣爱好调查问卷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输赢》读后感
    《难忘的八个字》读后感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访谈录读后
    宁要……不要……》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
    《金融改变一个国家》读后感
    《春宴》读后感
    中学生兴趣爱好调查问卷
    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周年庆典筹备方
    电子商务的发展远景
    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远景
    俄罗斯赤塔州两所图书馆的特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
    中国传统风格在城乡规划及建
    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的问题
    老化皱纹形成的原因及护理预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
    中国西部电影如何在贸易类型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