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能源问题在国际会议日程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190与会多个国家对未来几年本国的能源利用态度做出了阐释,也对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中国更是承诺在2020年之前达到把年均碳排放量降低40%-45%的目标。诚然,低碳这个概念对于世人已经耳熟能详,可是世人是否领会到低碳理念的深层含义,是否会接受并践行这个理念,都不得而知。今天,我从企业,家庭,校园这三个角度简要讨论低碳理念的可行性,探寻在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之前,我们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在进行客观的分析之前,我们先来谈谈自己主观的感受。就我们自己而言,大家觉得“低碳”这个词语对我们的生活做出了什么样的改变吗?可能大家思考后的确发现了一些,譬如自己洗澡的时候,想到人类要“低碳”,于是把热水器的水温只设置在舒适程度。譬如离开房间的时候,想到人类要“低碳”,于是把所有的无关电器都通通关掉。譬如在并不着急的时候,面对同时开来的公交车和出租车,我们选择了公交车,尽管它更拥挤更不舒适一点。当然,如果大家能做到这些,也可以称为半个“节能先锋”了。可是我们面临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这些事,一定要在“低碳”理念的感召下才会去做吗?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低碳”理念,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的“绿色”下去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本身已经养成了一种节能的习惯,形成了一种能源与我息息相关的意识。如果说“我们已经把能源和人类命运联系起来”这种论调有些太假大空,至少我们可以说我们已经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觉得随手关灯,乘公共交通这些事是“应该做的”。每当我们做出这种举动时,并不会想这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这是为了地球的明天,这是为了全人类的命运……只是举手投足之间,简单地做到了。这种行为用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的话说就是“无意识的有能”,说白了也就是形成了一种良性的条件反射。而形成条件反射的方法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反复的刺激。
这也是我的主要论点之一。下面我从企业、家庭、校园三个角度展开讨论。
1、 企业
无需赘述,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利益主导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等等浮夸的障眼词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企业逐利过程中的铺路石。当然,这些元素在企业获得一定的成就和名誉之后可以转型成为约束企业行为的准绳,不过这是后话。既然利益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我们也很容易了解紫金矿业为何疯狂排污,中石油为何不在大连的炼油厂里建立国际规定的应急疏油池。一个字,贵。实际上,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后的综合损失一定是远远超过预防费用的,就连字面上的经济损失都经常会比预防措施的消耗多。然而某些企业的前景往往是“浅景”或者干脆是赤裸裸的“钱景”,他们习惯性地认为偷工减料的厂房建的最牢,辛勤劳动的苦工要的最少,要发生点小事有人摆平,要发生了大事那得赶巧。正是这种阿Q思想,把中国的环境搞得乌烟瘴气。试想如果阿Q每年净赚2000多亿,旗下企业荣登全球500强企业第五位,他会只闲着没事只买点旱烟,逛逛窑子吗?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