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身体化”,即是指 将整个生活 的 意向都导向满足“ 身 ” 的需要 , 这种意向并不排除心智、情感、意志的发挥,而是说:这些活动亦将以“ 身体化 ” 为主导意向,其内容表现就是指 “ 搵食 ” 与 “ 安身 ” 。中国人是很看重安“身”立命的,这种倾向也往往成了很多大学生的全部目标,大家都踏着由社会制定的人生道路,很少有超越其外的意向和个人的浪漫冲动,当然,后者在现在大学生中随着自我的萌芽已有诉求,我也认识了不少对自己的前途与理想有清晰认识的人。但很多人往往还是用“安身立命”将模糊化的自我萌芽压制下去,这里固然有其他的原因,比如一些人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必须“为他人而活”,但很多并没有这种压力的人仍然习惯于把社会、他人的压力投诸于己同时放弃自我选择,我认为这还是由于“自我”没有完全确立,“灵魂”缺乏力量所致。 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这种被动性、社会的设计在我身上表现得很明显,从高中文理分科、大学选择学校专业这样的事情中去反省,我都是以“理科比较容易就业””华科的学风比武大好”“电气专业好找工作”这样的概念中去做选择,而“自我”在这些人生大事中则让位于这些外在概念。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对于学校安排的课程、考试是否有清晰的认识?学习是否与人生目标挂钩,人生目标又是什么?除了“安身立命”外,是否有激情支配我去扩展自我?很遗憾,NO 实际情况是二年半来基本仍是由“心”来支配,生活由外在安排去开展,“自我”的探求进行由“心”对人格的“自我压缩”和“心”的感性化、混乱化所压迫、抑或向外部的压力妥协,“自我”的基地仍然渺小,发展超越的诉求只停留在感性阶段。
3. “身”与“心”
如前所述,中国人对人的分法为“身”与“心”,而“心”的主体是情感而非理智,这表现在哲学中则是理性与逻辑的缺乏,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也往往基于“人情”而非“义理”,所以在中国法治总是弱于人治,人民总是期待有个“好官”“好皇帝”。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断染上情感色彩,因此将持不同意见视为“伤感情”,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很少去正面批判与自己相关的人、事,向朋友表达意见也要温和委婉,另一方面又将人、事“泛道德化”,所以喜欢给对手贴标签扣帽子,比如孔庆东所叫嚷的“汉奸”或者左右派间互称“五毛”。
另一方面,中国人的“心”虽然由情感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情感就是强烈外在化、热情奔放的。事实上,“心”的作用是制约,即由他人之“心”制约一己之心,使大家的“心”都纳入社会化的轨道以“正常化”合乎“情理”,所以中国人社会富于人情味但人们往往又趋于情感含蓄。在我们这一代,这种“心”的制约作用趋于减弱,所以个人的情感表达比之我们的父辈往往直白丰富,这一点看看QQ 、人人上的各种日志状态便知,这种变化对人的个性塑造和真实性展现是有好处的,但这种“心”的表达仍然是情感化的,你也可以看看周围有多少人的状态日志包含有理性思考。就我而言,情况似乎更糟,因为我从小就比较“听话”、养成的思维习惯里对外在的看法看得很重——即受他人之“心”的制约重,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感性化的“心”为主导,因此既不能爽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顾虑重重,又不能以理性分析思考所遇到的问题,因此导致“力比多”内延,搞得自己很郁闷痛苦,想想自己的初恋,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实例!
再次,“心”又是指向“身”的,在中国文化中强调社群性和人伦性,所以注重“和”,“和”则必须同“心”,这个过程是通过“心”对“身”的照顾来实现的,所以中国人特别喜欢以请客吃饭来促进团体感情,长辈与晚辈间也通过问候照顾饮食起居来表达彼此的“心”意,至于思想上则可以互相完全不了解。由于喜欢将“心”诉诸于“身”,所以在中国人们很少讨论个人的心理问题、就算有也倾向于将其具体化、身体化,一旦称有人“心理有问题”就倾向于认为别人有“精神病”了,不同于西医,我国的中医一直没有分化出“心理治疗”这个系别,遇上这方面的病也看做是身体上的毛病而给出药物治疗,而且,中国人特别喜欢吃、讲究“食补”,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大吃一顿”,这也是一种将心理问题身体化的现象,食品在这里起的是安慰剂类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