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益的儿童自主管理图书室项目取名为“图书银行”,最初设计的时候意在达到“儿童自主管理”和“分享”两个目的。前者旨在推广“儿童参与”与“自主管理”的理念,后者希望图书室能够像银行一样,儿童可以将自己喜爱的图书存入,并与同伴分享。但是,因为操作上的难度,我们首先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了实现“儿童自主管理”这个目标上。我们采用了BOT(Build-Operate-Transfer)的模式[2]Build);中期由志愿者协同儿童管理(Operate),并在实操中完善管理制度,“因校制宜”;后期志愿者将管理权全部移交给儿童和学校,志愿者做定期回访(Transfer)。
以下将按时间顺序依次列出(隐去了校名)我们协同这些学校建设图书室的过程和经验,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也与各位同行分享经验。
第一所:2009年9月-2010年6月
学校来源:第四期留守儿童心理调适与发展项目(2008年9月-12月)项目点学校
图书银行项目伊始,我们并没有专门为此项目寻找学校,而是同以前做过心理健康项目的学校继续合作。因为双方都彼此了解和信任,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从而便于项目的快速开展。
心理健康项目和图书银行项目很大的共同之处是:都是注重“软件提供”的服务型项目。因此,心理健康项目上的许多择校经验给我们运作图书项目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一是校方的支持。我们在具体运作项目之前,都会访谈校长等校方的重要领导、教师。持支持态度的学校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这样的学校一般不是观念传统、追求“实际利益”的,他们更看重儿童精神层面的成长;其次,由于农村学校的日常教学非常传统和常规,我们的公益项目对于校方来说,算是新鲜事物,他们会重点考虑项目过程中儿童的安全问题,但是并不会因此而固步自封(做什么事没风险呢?),而是愿意做大胆尝试;第三,由于我们的项目周期相对较长(最短的是一个学期),对孩子又有吸引力,校方希望项目的实施不会影响日常教学秩序。
第二是校长本人的支持和关注。我们曾经在这个学校实施过两期项目(心理健康及图书室项目),前后历时近两年时间,在这两年的活动里,校长几乎每次都有参与。图书银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该校长甚至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探头探脑”地看着孩子们在图书室里借还图书。 第三,访谈中要彼此理解。在农村调研和走访政府部门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婉拒”,甚至是毫不客气的“闭门羹”。我们的志愿者基本上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而不是将我们的意志强加给对方。秉着“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的心态,无论是对方还是我们自己,都能够接受最终的结果。志愿者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对当前公益事业的发展和大环境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许多。
以上这些虽然来自相对成熟的心理健康项目,但同样给我们的图书室项目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所以第一期项目虽然粗糙(图书分类未细化;没有使用电子借阅系统,全部都是手工登记等),在流程控制与最终效果上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项目快结束的时候,这所学校引发我们开始讨论“撤点并校”所带来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