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读者》上的一篇文章,虽不是出自名家之手,却也感悟颇深。
的确,在这个人才泛滥的年代,看得不再是智商,而是情商;考得不再是能力,而是创造力。人们总是在努力地寻求着新鲜、刺激,而作为商家,只有不断地生产着新鲜、刺激,以供人们享用。
这篇文章被安排在“经营之道”中,似乎是在告诉那些还被称为小商小贩的生意人如何赚大钱,其实不然,以我个人的想法,它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创新。
我们是吃快餐长大的一代。汉堡、鸡翅、薯条……几乎是成为了我们的家常便饭。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件事:五、六岁的时候,我们愿意去麦当劳,而十多岁后,就侧重于肯德基了。为什么呢?因为麦当劳里的食品总是那么几样,偶尔有些新意,口味却不尽如人意,几乎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而肯德基在吉林“住”的时间远没有麦当劳长,可是它的分店却有麦当劳的几倍之多。其原因不就是它的产品总在翻新吗?从最初的“鸡米花”到“骨肉相连”,再到各式各样的蛋哒,可谓是花样百出。当然就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蒙牛、伊利,奶制品的两大领军人物,已力压群雄,独霸一方。而在它们两个之间,却也存在着“战争”。首先是提高知名度的方法。目前,家喻户晓的就是蒙牛公司赞助的“超级女声”,随着超女火了,蒙牛和它的酸酸乳也火了。而伊利也有过赞助,却不如蒙牛。再说产品,现在蒙牛有的,伊利几乎都有了,但是每次都是蒙牛快一些、早一些。给我们的感觉似乎是蒙牛的一杯早餐奶刚刚喝完,伊利的就上市了。就是这么一杯奶的工夫,伊利就总比蒙牛慢一步。而人们也不能一天吃两次早餐呢?
也许你觉得这两个例子离你太远了,那么就谈谈你身边的吧!例如写作文,考试中同样是一个题目,为什么自己的就拿不到高分呢?放下总是不谈,单看作文内容,没错,就是创新。他的作文能让批卷老师读十秒、二十秒乃至半分钟,而自己的,也许只是“一扫而过”罢了。
有这样一句话:“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可现在,遍地都是发光的金子,我们怎样才能脱颖而出,闪烁出那并不耀眼,却奇幻多彩的光呢?
后来居下,在创新的领域中,后来的永远被排在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