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爱51代码网 >> 范文 >> 文章正文
2011年师德学习体会

2011年师德学习体会
在今年的师德教育月学习活动中,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黄冈市蕲春县四中教师汪金权传承大别山精神,献身教书育人事业的典型事迹。汪老师是我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是荆楚大地上的教育明星,也是我们学习的师德模范,可以说是净化人们灵魂的榜样。

  23年前,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汪金权老师被分配到赫赫有名的黄冈中学。一年后,他毅然走进地处偏远农村的蕲春四中,从此坚守在山区的讲台上。20多年来,他一头肩负着家庭的重担,那里有年迈的双亲、身患重病的妻子、智力障碍的儿子,另一头则扛起了无数贫寒学子的求学希望,他把自己的大部分工资用来资助学生,不图任何回报。“我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是汪老师的心声,他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乡村教师对教育的坚守和对学生的热爱。

  我从汪老师身上看到了一种人师精神,育人在前,教书在后。汪老师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心中有人、有学生、有不同的学生、有学生的需求。戏曲家常香玉认为戏比天大,袁隆平讲究的是地比天大,汪老师专注于学生的成长,应该是“人比天大”。我想,在贫困地区教书,汪老师心目中有学生,有学生生命的成长,有静待花开这种教育的自觉,这生日祝福http://www.qiake.net 是一种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

  还从汪老师身上看到了一种大爱精神。教育是爱的艺术,教育的爱不同于母亲对孩子的爱,而是一种基于规律的、反映特色的对学生发展的期待。汪老师对学生的爱就是一种引导性、鼓励性、矫正性的教育力量,而不是简单地为学生做一点好事;这种爱是一种积极的、具有强烈教育期待的情感,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通过这种爱,让学生获得了尊重、激励与爱的传递和交流,也获得了爱的分享。

  汪老师还是特别一个无私的人,在他的心里装着无数的学生,唯独没有他自己。汪金权老师在日记中曾写道:“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也许只能永远地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从这段话里,我们似乎看到了汪老师宁静淡泊的内心世界。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极低:纵有高楼大厦,我只睡一张床;纵有山珍海味,我吃青菜豆腐一样香。浮华里独守这种淡泊与宁静,他却有着极高的精神追求的:家乡的教育事业办成这样,总得有人来振兴吧。不是一时冲动,而是23年如一日的坚守,他把自己当作荒原上的电线杆,为的是把光明和希望送向远方;他把自己当做一座桥,为的是让学生踏着他的身躯走向希望。身体永远坚守在山区,精神却随着学生走向四方。

  从汪金权老师的感人事迹中,我感受到了优秀老师们爱党、爱国、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操。他们立志于教育和科研,业务实敬业,不畏困难,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献身精神、他们做学问严谨务实、脚踏实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趋。教学生言传身教,厚以载德,他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甘为人梯,无怨无争地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输赢》读后感
    《难忘的八个字》读后感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访谈录读后
    宁要……不要……》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
    《金融改变一个国家》读后感
    《春宴》读后感
    中学生兴趣爱好调查问卷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输赢》读后感
    《难忘的八个字》读后感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访谈录读后
    宁要……不要……》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
    《金融改变一个国家》读后感
    《春宴》读后感
    中学生兴趣爱好调查问卷
    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周年庆典筹备方
    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
    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理解
    爱始终是师德最基本的内涵
    浅议师爱与师德
    弘扬高尚师德,践行雷锋精神
    六把尺子量师德
    李慧星讲师德听后感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
    师德作业引来的感慨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