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学生听课效率因素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据估计,我们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是通过听课获得的,而听课又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学生一堂课听课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后继的学习及学业成绩。在中学阶段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牢固掌握必要的的学习技能、技巧而形成的,并且由于知识中的缺陷而影响了新知识的掌握。学习落后与丧失学习兴趣又互为因果,造成学习的恶性循环。可见,提高听课效率,当堂的知识、技能当堂掌握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业水平的根本途径。
虽然许多同学共处一室听课,然而听课效率却因人而异,各有差别。当然个人的智力因素对于听课效率有很大的的影响,但凡事都不是绝对与唯一的尽管绝对与唯一是某些人究其一生所追求的,我认为也有相当一部分其他因素影响听课效率。为此,我决定对这一课题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站岗中学
调查对象:站岗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调查时间:2011年04月10日—2011年04月19日
调查方法:随机抽取50名男生,50名女生共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1、你在上课前有预习的吗?
A.每次都预习 B.大部分时间有预习 C.很少预习 D.完全没有
2、一堂课你大约可以保持注意力集中多久?
3、教师讲课风格对你接受知识有无影响?
A.有 B.无
4、你对理论与习题的看法。
调查组织:我们跟学校相关老师联系,取得老师的支持,利用课后时间,给被调查者说明调查意图,取得大家的支持,……发放调查表格,……收集调查表格,……发放XX问卷,回收XX问卷……
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分类汇总表等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得出结论。最好制表。
调查结论:
(1)学习兴趣越高,听课效率越高。
(2)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效率。
(3)听课时间以30分钟最为合适。
(4)理论课和习题课相结合可提高学习效率。
调研项目:
1、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听课效率的关系。
对于学校开设的任何一门课,每个学生的听课效率都是不同的。当学生的听课兴趣不同,听课效率往往不同。那么,学生的兴趣对听课效率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调查数据如下:
学习效率
学习兴趣
90%以上
70%——90%
50%——70%
50%以下
喜欢
76人
18人
6人
0人
一般
53人
34人
10人
3人
不喜欢
11人
40人
35人
14人
从上表看出,喜欢这门学科的人中,这门学科的听课效率为90%以上的有76人;而不喜欢这门学科的人,这门学科的听课效率为90%以上的却只有11人。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听课效率的高低。所以,不难看出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与听课效率是成正比的,兴趣越高听课效率也就越高。反之,听课效率也就越低。
所以,通过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听课效率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必须对每门学科培养自己的兴趣,不能偏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听课效率,从而提高这门学科的成绩。
2.课前的预习工作与听课效率的关系。
不论哪位老师,对课前的预习都十分强调,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工作。显然学生是否预习与听课效率的高低是有一定联系的。调查结果如下:
预习后
听课效率高
不预习
听课效率高
是否预习对
听课效率无影响
人数
72
2
26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72%
2%
26%
上表所反应出的结果是非常明显的,认为课前预习后听课效率较高的有72人,而没有预习过听课效率较高的仅有2人,二者有着很大的差距,而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课前预习过了,就会对上课的内容有所了解,上课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就显得比较强,知识接受得也就快,效率自然也就高了。反之,听课效率就低。所以,课前的预习与否对听课效率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通过对课前的预习与听课效率之间的调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要提高听课效率则课前的预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听课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3.听课时间与听课效率之间的关系。
同一件事,做久了就会感到疲劳,上课也是一样。上课时间过长,注意力就会分散,头昏脑胀,这就表明大脑由兴奋转为抑制,出现了疲劳。高中生现行的上课时间每节课是45分钟,那么我们在这段时间的听课效率是不是最佳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如下调查研究:
一节课适宜的时间
20分钟左右
20-30分钟
30-40分钟
40-60分钟
人数
13
37
45
5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3%
37%
45%
5%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普遍认为一节课的时间长度为30-40分钟比较合适,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率也随之增高。而上课时间过长,虽然老师讲课内容多了,但听课效率比较低。而如果上课时间过短,老师讲的内容也随之减少,即使听课效率再高,学到的东西也不会太多。
所以,通过对听课时间与听课效率之间的关系的调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每节课上35分钟是最合适的。但考虑到老师讲课内容的多少
我们建议作如下调整:把原来的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改成上午五节课,下午四节课。这样听课的总时间为35×9=315分钟,原来的听课时间为45×7=315分钟。这样,听课总时间并没有减少,对老师的上课内容也没有影响,而每个学生的听课效率却大大提高。
4.上课形式与听课效率之间的关系。
在日常学习中,上课的一般形式无非就是单上理论课、习题课,或理论课和习题课结合起来上。那么,这些上课的形式和听课的效率是否有一定关系呢?哪一种课的听课效率最高?这是任课老师特别要注意的一点。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我们得到以下数据:
效率
90%以上
70%-90%
50%-70%
50%以上
理论课
62
20
15
3
习题课
56
22
16
6
理论习题结合
81
14
4
1
改善意见:关于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从上表反映出,理论习题结合的课是听课效率最高的,而单理论课或单习题课的听课效率都较低。从中我们也不难找出一些原因:理论课比较枯燥乏味,而习题课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大脑容易疲劳,效率自然都不会高。但是理论如果结合习题,这样不仅能使我们对刚学会的知识加以巩固,同时也学会了做这些习题的方法与技巧,听课的效率肯定会高了。
在课堂中,很多时候都因学生没有明确老师的提问或同学发言的主题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成为被牵着鼻子走的“牛”。当自己独立完成这类题目时,又不知从何下手或一知半解,错误率很高,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盲从,人云亦云的不良听课习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听课效果,必须培养学生明确问题后再发言的习惯。即先让学生明确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找出题中的关键词?需要哪些条件?再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去思考,听别人发言,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当前的问题有关,是否正确,围绕关键词和同学讨论,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考有范围,注意力集中,并且能克服学生思考问题的主观性、随意性,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此过程中,学生全身心都动了起来,自然而然精力集中,观察、思考,与同学交流,一切都变得主动而和谐。在动手划摆中,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尝试和探索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万事开头难,刚开始让学生画线段图,部分学生有一定困难,但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养成动手画线段图分析题意的良好习惯,为进一步学好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有将学与思有机的结合结合,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有创新有发展。常有些学生想说而不敢说,有观望等待别人先说的,有疑问又不好意思问的,甚至不懂装懂的,有要他说,他就重复别人的话,慌忙应对的……这些不良习惯,制约了学生思维、个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因此,在课堂中,只有鼓励学生质疑,大胆讲真话,学生才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才能乐学好学。
正如调查中所得出的结论,上课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需要学生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力,为了做好身体上的准备,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体息,二是要注意饮食与营养卫生。上课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这是一条多被学生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准备,实际上,学习过程是伴随着学生的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毅力和个性等心理因素参与的运动过程,其参与度与学习效率成正比。学生上课的目的和情绪尤其重要,专家研究认为,学生只有在目的非常明确,心情非常愉快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学习效果才能提高。在这方面,教师的责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上述心理因素呈积极状态,二是生日祝福http://www.qiake.net 切忌授课前或授课中挫伤或压抑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的发挥。设想,在课前或课堂上,由于一个学生不守纪律,教师大加训斥,甚至辱骂、体罚,一人有过,全班陪训,这不仅使有过学生听课的积极心理状态降到蛊低点,也使全班同学兴致大减,哪里还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言?
所以,通过对上课形式与听课效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老师可以从上课形式入手,把以往的单纯理论课和习题课结合起来,在巩固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教会学生做习题的方法、技巧,使学生能够当堂学习当堂运用,提高学生听课效率,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预习工作、听课时间和上课形式对听课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
学习兴趣+事先预习+35分钟最佳上课时间+理论结合习题的上课形式=最高的听课效率。
我通过调查,得出要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可以从上述四方面着手。当然,关于影响听课效率的因素还远远不止这些,但是我们认为这些因素都是比较重要的。虽然,我们的调查研究也许还不够成熟,但是希望能对老师,特别是学生对于今后上课提高听课效率有一定程度的启发。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是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才能够实现的,而不是单靠哪一方面就能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