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爱51代码网 >> 范文 >> 文章正文
老乡观念的结构及问卷编制

在交通和信息发达的今天,国内跨省市县区域的人口流动越来越多,跨域人口流动是形成老乡观念的基础,跨域人口流动也同样也是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隐患之一,研究老乡观念的心理成分,对于跨域人口流动形成的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编制一个较好的符合实际的老乡观念问卷,则成为研究老乡观念以及其他老乡问题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老乡的“老”含义非常丰富,既包含了亲切、信任、归属感、认同感,又包含了依恋、互助、帮派、信息等社会心理成分。老乡的“乡”泛指乡村,穷乡僻壤等。具体而言,第一个含义是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比如家乡,故乡,乡井。第二个含义是乡里家庭久居的地方。比如乡党、乡里。第三个含义是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张海钟,姜永志,2010)[1]。在中国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老乡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群体,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个族群,称为老乡族群,它是由于地域同一而形成的族群归属,是通过社会比较和标签效应而形成的社会类化,老乡族群所形成的老乡心理称之为老乡观念。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在国内外关于各种群体心理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对于老乡这一个具有中国特性的群体还很少有人进行研究,仅有的研究也是从理论层次进行浅层的剖析,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孟繁兵(2005)通过研究老乡关系认为老乡关系会缓解人际交往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乡音乡情成为一种特殊的纽带,拉近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老乡间更容易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也更容易沟通,从而满足其交往与合群的心理需要[2]。张步先和倪士光(2006)认为,大学生对家乡的认同、对友谊的渴求、对寻求社会支持的渴望、对促进自身发展的动力需要等,让他们很容易加入到属于自己的老乡群体,并在自己的群体中建立起群体认同感[3]。姜永志,张海钟(2009)通过理论分析认为[4],老乡观念是因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文化特性所形成的区域心理差异,是区域文化的产物,具有区域文化的差异性。老乡观念主要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又是以语言为载体和标识的,所以老乡观念又是以语言认同为本质内核的。张海钟,姜永志(2010)进一步研究表明[1],区域心理学视野的老乡观念也是人类族群认同的一种,属于区域族群归属认同,是对家乡和家乡人的一种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心理成分。就认知而言,家乡是自己永远的生活基地,就情感而言,老乡的方言(乡音)使人感到亲切、安全和信任。他们还认为老乡观念是一个圆轮结构,即以自己父母或者自己出生地的村和社区为中心,向外画圆,一圈一圈向外推,越往外,感情越淡化,越往里面,感情越深。他们还认为,老乡观念的表现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为对家乡的认同、对交往的渴求、对寻求社会支持的渴望,往往是以地方观念和乡土感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并且有很强的内部凝聚力,又源于同一地区的归属感。这种老乡观念会给异乡人带来极大的心理情感支持,有利于其社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对区域主位文化的认同,往往倾向于对乡土文化和本地主流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认同而排斥外来文化、外来意识观念,具有封闭性和排外性,倾向于夸大内群体优势特征、贬低外群体优势特征,利用社会比较来回避本土弱势观念和文化[5]。以上研究都表明,中国人具有一种老乡观念,无论在情感,语言,文化上都有一种趋同心理,而且老乡群体之间还有差异。但是以上的理论研究缺乏理论的体系性,而且没有相关的实证研究作为支撑,所以老乡观念的心理成分需要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证探索、验证并作相关的补充。

  老乡观念研究的理论基础就来源于西方的社会认同理论,因而对老乡观念的研究要在社会认同理论的框架下来展开,该理论是以20世纪70年代Tajfel(1970)就知觉的社会因素、种族主义的认知和社会信念、偏见与歧视等方面所做的早期研究为开端的[5]。Tajfel等人(1971)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6], Tajfel和Turner在1986又提出,社会认同的产生经历了这样三个基本的心理过程:类化(categorization) 、认同(identification) 和比较(comparison) 。类化指人们将自己编入某一社群;认同是认为自己拥有该社群成员的普遍特征;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的优劣、地位和声誉[7]。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Turner(1987)又在Tajfel等人的社会认同理论基础上发展出了自我分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它强调的是共享的社会认同可以使个人的自我知觉和行动去个性化,它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必要的补充[8]。在社会认同理论提出后的几十年里,国内外心理学者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证探索, Smith等人(1994)[9]、Negy等人(2003)[10]、Abrams和Hogg(2004)[11]、Greene(2004)[12]、Hirose 等(2005)[13]、Johnson等(2005)[14]分别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对不同群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都基本验证了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是,国内学者申继亮,李永鑫和张娜(2008)通过对教师组织认同量表的编制,发现社会认同理论可以作为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但是有些文化色彩的认同观念东西方具有巨大差异,不能完全以西方价值体系下的认同理论套用中国文化[15]。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万增奎和杨韶刚(2008)研究中国青少年道德认同时也发现,国外的问卷具有明显的西方价值观念,不能很好契合中国文化,因此对问卷进行了中国化的修订[16]。东西方文化对社会认同的理解的差异性,要求我们必须在理论框架下对其进行文化差异新的研究。所以,以社会认同理论为理论支撑将会使本研究具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但该理论不能完全契合中国文化,需要在中国文化下进行必要的修订。老乡观念作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目前国内并没有任何研究工具可以进行老乡观念的量化研究,介于此,我们为了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决定在文献综述、专家咨询、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对老乡观念的概念、理论进行澄清,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多种方法,编制具有较高信度效度的老乡观念问卷,以期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提供较为有效的研究工具。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输赢》读后感
    《难忘的八个字》读后感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访谈录读后
    宁要……不要……》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
    《金融改变一个国家》读后感
    《春宴》读后感
    中学生兴趣爱好调查问卷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输赢》读后感
    《难忘的八个字》读后感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访谈录读后
    宁要……不要……》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
    《金融改变一个国家》读后感
    《春宴》读后感
    中学生兴趣爱好调查问卷
    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周年庆典筹备方
    投资理财调查问卷
    车险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素质提高培训的家庭婚姻知识
    3C生活消费服务问卷表
    初三物理调查问卷
    十八到四十岁女性性状态调查
    大学生高等数学学习情况调查
    百货商场调查问卷表
    企业招聘理念调查问卷
    农村中学生对教师现有角色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