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读后感 濳規則是能做卻不能明說的法則。作者吳思用不同的角度觀察中國歷史,可以用公司運作來比喻本書與舊作有何區別?《萬曆十五年》以及坊間常見的歷史書籍主要介紹一間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與各部門主管的運作關係。《濳規則》介紹公司底層的實際運作狀況,主要描述官員貪腐的狀況。基層業務、工程師、倒茶水接電話的助理職位雖低,都是公司不可以缺少的部分。「兵隨將轉」、「上樑不正下樑歪」公司的成敗公司高層影響最大,然而公司高層經常不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導致最後做出錯誤的決定。看完《濳規則》之後通曉基層實際運作狀況,可以對歷史的真相更加了解。
作者首先從基本的地方行政開始談起。
晏氏轉型 清官變貪官
晏子治理東阿,前期晏子當清官,被齊景公叫去「拉正」,晏子要求再給一次機會,後期晏子當貪官,反而得到齊景公的讚揚。晏子忍不住告訴齊景公真相,齊景公恍然大悟再也不干預晏子治理東阿了。
晏子的故事說明清官在地方上會遇到「三邪二讒」的挑戰。三邪相當於現在的地方派系、地痞流氓、無業游民。二讒是晏子的的同事、長官與國王身邊的人馬。
古時候沒有網路,傳播媒體不發達,國君不可能上網或是看電視得到消息,君王的消息來自於左右與權貴。晏子當清官的時候沒有送錢給國王的左右與權貴,齊景公就只能得到晏子的負面消息。晏子當貪官的時候有送錢,齊景公得到的訊息就完全不一樣了。
作者引用《紅樓夢》第四回描述新官墮落的情形,賈雨村本想伸張正義,然而底下的胥吏與衙役給他使眼色。胥吏與衙役將賈雨村「好好教育」,賈雨村立刻轉變為向土豪低頭的官員。
新官只有一個人,官府要能夠運轉還要依靠胥吏與衙役,他們會帶壞新官。新官還會面臨土豪的挑戰,官不是當地人,然而胥吏與衙役必定大都是當地人與地方派系有利益關係,三邪與二讒之間有緊密的共生關係。
作者用這兩個故事讓讀者明瞭清官難做。新官若是堅持原則,輕則丟官重則喪失性命。明初縣官道同之死就是血淋淋的教訓,儘管朱元璋後來頭腦清醒,殺了朱亮祖替道同平反,「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清官道同就這樣被害死了。到了現代社會,擋人財路的清官依然會被殺掉,之前就有在網路上看到貴州清官全家被殺的新聞。
官員面對「三邪二讒」與廣大的人民二選一的時候幾乎都會選擇投靠「三邪二讒」,「三邪二讒」力量強大,人民力量較小比較好欺負! 老百姓只要不要搞到都沒有辦法活下去,是不會想要造反的。
「三邪二讒」人數較少利益龐大,若是不送錢必定報復。民眾人數多,選擇迫害民眾苦難會分散,民眾大都選擇忍氣吞聲。
民不與官鬥
普通老百姓願意花錢消災主要有下列原因,確實人民的力量有限不是官的對手。
合法傷害權
官員有「合法傷害權」可以合法迫害民眾,現代社會當然還是有「合法傷害權」,例如警察的「臨檢」,轄區如果酒店業者沒有按時交「保護費」, 警察就可以天天上門去臨檢,酒店業者就不要想做生意了。
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可以解讀法律條文。同樣是死刑重罪,有的罪犯就會被判決死刑,有的法官想要讓他不死就會說罪犯「有悔意」,讓罪犯不會被判死刑。
經濟效益
如果要到京城告狀,光是路費就是一大筆開銷,受害者平常也要工作,不可能閒閒沒事跑去告狀。現代社會也有類似的情況,打官司請律師會花很多錢,變得有錢人打官司佔有優勢。
只要人民還能夠活下去,忍氣吞聲破財消災的錢大過到京城打官司與訴訟費用,人民都會選擇忍耐。
官官相護
就算到京城告官也不見得有勝算,「官官相護」貪官必定有一個共生體系,不可能只有自己拿錢沒有拿出來分享。歷史上還是有少數告贏的案例,就算告贏了「法不責眾」貪腐集團通常也沒事。
被出賣的英雄
書中有段內容描寫群眾領袖的下場,歷史上有許多民變不了了之。起初民眾受不了官府的迫害,需要有人當英雄帶頭出來當領袖對抗官府。後來官府看民怨沸騰眾怒難犯,改用安撫分化的政策只追究首領的刑責,民眾紛紛打退堂鼓不再支持帶頭的英雄,這些英雄們都被官府抓去斬首示眾。
南斯拉夫戰爭有類似的情況,塞爾維亞起初搞民族主義種族清洗,戰爭的時候捧紅一些屠夫為英雄,等到和平的時候塞爾維亞要搞經濟要加入歐盟,這些英雄們就變成談判的籌碼被送到外國審判,諷刺地逮捕這些英雄的人就是塞爾維亞政府。
看到英雄最後都被出賣,以後誰還敢當民意領袖反抗官府? 歷史上民變會鬧大都是發生天災,人民不造反無法活下去。
大環境的影響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