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转变,许多教师都在课堂教学中追求有效教学。减负增效,从有效教学开始已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考察了众多数学课堂教学,老师们努力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行为的改变去把握和践行新理念,课堂开放了,逐步做到“重心下移”,逐步改变了个别学生或老师的“替代思维”,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有生成的可能,这些都是有效教学中师生互动不可缺少的“互动性资源”。教学过程的真正推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进和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及教师及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一个真实的教学过程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有的是可以预见的,有的是不能预见的,教师需要对互动中产生的资源进行开发、判断、选择、利用和重组,还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回应,将教学过程向纵深推进,那么学生的学习才能深入到生成资源的本质,这样的教学才更深刻,更有效。
但在课堂教学行课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面对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不少教师要么视而不见,继续走他的教案,要么还未掌握、接受必要的反馈策略,也不知如何判断资源的有效性,在选择与使用时常常会出现偏差,既而出现一些与“生成性资源”反馈不相和谐的现象,使得“生成性资源”不但不能更好地产生效应,反而出现一定的课堂“失控”现象,因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即使有用好学生资源意识的,在回应过程中也有自己思考的,但在回应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点拨和指导,使得学生缺少更高水平的动。
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建立对生成资源的敏感性,面对“生成性资源”,我们该如何捕捉、取舍,进而有效的回应和处理,使得用足、用好这些资源以达到我们所预想的课堂不断向前推进,让教学向着有效、轻负、高质的目标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值得我们去研究。
2、源自对常态数学课的关注。
一直以来,大家对市区级公开课、赛课比较关注,一节公开课,执教老师充满热情,后面跟着的教研团队也格外投入,从资源的开发、预设、生成到合理利用,一般都要磨上好几个回合才上阵,而一回到常态课,大家便又重新回到各自为阵、人人各扫自家雪的状态中去,这样的状况,使我们教师越来越忽视对常态课的研究和关注,殊不知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少有95%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常态课中度过的,常态课是学生所有数学课中的绝对主体。常态课无法重来、一次成型,常态课里瞬息万变,显性的、隐性的,预设的,生成的等等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每天必须面对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课题组提出了《常态数学课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尽管研究可能比较“艰难”,但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概念界定。
【常态数学课】 是在没有第三者干预的情况下,由本班数学教师与学生在纯自然的物理及时空环境下所开展的数学课堂学习,是家常课,普通课,不同于市区级公开课,比赛课。
【教学资源】 特指能够直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的,并能被师生直接利用的资源,有显性的、隐性的,也包括预设的或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资源开发】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和研发一切有可能进入课堂教学,并能与教育教学活动相联系的有用资源。
【资源利用】 研究开发的教学资源如何合理使用,从而实现教学绩效的最优化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