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加快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紧紧抓住中央、自治区的优惠政策,实施工程型、管理型和农业结构调整“三管齐下”措施,实现地区节水型农业的重大突破。今年,全地区完成以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2.38万亩;投资1380万元,完成了石城子大型灌区改造工程12公里渠道改建工程和柳条河大型灌区20公里柳条河支渠改建工程。目前,地区高效节水农业总面积达到86.24万亩以上,占地区总灌溉面积133万亩的64.8%;农业用水比重降到81.9%。
三是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把劳动力培训转移与发展新型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发展三产服务业相结合,突出抓好了农村劳动力成建制、组织化转移力度,以就近转移、向城镇转移和自身创业转移为主,推动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多层次成建制有序转移。今年,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有组织转移1.38万人,完成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目标任务的115%,实现农村家庭“一户一工人”16842户,占符合条件农村家庭的50.7%,劳务创收2.5亿元,劳务人员人均劳务创收5700元。
四是加快农村扶贫开发步伐。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明确责任、重点帮扶、落实到户、整村推进”的工作方针,以增加贫困农牧民收入为目标,采取连片开发、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插花安置、城镇安置、民政救助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一点五户”和部门定点帮扶制度,建立了全社会对口帮扶贫困村及企业承包贫困村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今年,对16个村施行了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投资7000余万元,在13个重点村实施连片开发建设项目33个,凸显了产业扶贫作用;完成牧民搬迁定居1246户。地县(市)财政按1:1的配套,安排财政资金1200万元,集中扶持12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加快发展。
五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障体系。采取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产业走的办法,围绕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加强科技攻关,积极推行并建立了行政、科技人员、农户三位一体的科技示范推广机制;围绕加快农村改革,不断完善了土地流转机制、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财政向“三农”投入增长机制、“三农”保障以及农业农村考核机制,激活了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围绕建立完善农业服务支撑体系,创新发展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农村市场服务和信息服务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和防灾减灾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是按照“三高”要求,认真抓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原则,以规划为龙头,以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城市格局为目标,制定体现现代文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于一体的城镇建设规划。目前,正在认真研究筹划资源转换发展规划、道路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重要景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二是加快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研究了农民工有尊严地进城落户转为市民的问题;加快建设和完善了城市供排水、供电、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净化、绿化、硬化、美化、亮化进程,建设宜居环境,增强城市的聚集辐射功能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目前,地区城镇化率达到58.3%,城市绿化覆盖率41%,用水普及率98.89%,集中供热普及率82%,燃气普及率98.28%,污水集中处理率99%,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98%。三是加快发展各具特色、产业配套、功能齐全的农村小城镇群。注重和突出产业支撑,提升城市竞争力,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努力增加就业,建大建强中心城市,建精建优特色城市,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群。今年,地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专项用于全力打造以三道岭、淖毛湖等为主的“工业强镇”,以回城乡、白石头乡、巴里坤镇等为主的“文化旅游名镇”,以二堡镇、五堡乡、奎苏镇、盐池乡等为主的“特色农业镇”。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把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到“强区富民”的战略高度,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前瞻性”的规划要求,大力发展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