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伴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名词——“啃老族”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一现象的主体,是接受着现代化的教育,享受现代化的物质文明,但拒绝承担自己基本的社会责任的年轻人。“啃老族”现象,反映当代部分青年社会人格的残缺和责任意识严重缺失。如果任由这种现象的蔓延,将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对此,本文将对“啃老族”现象的成因进行浅析,并针对这些成因,探究相应的对策。
1 “啃老族”的定义与类型
“啃老族”现象的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出现,颠覆了的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念,使“养儿防老”逐渐演变成了“养儿啃老”。所谓“啃老族”是指“已成年、有劳动能力,离开学校(包括毕业、肄业、退学),但仍然不能实现经济上的自立,而要依托父母提供的供给或支持以维持其自身的需要,在不断乳的状态下寄生于家庭中的特殊群体”。“啃老族”一词是个舶来品,最早源于英国,称为“NEET族”(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之后该概念被台湾和香港引进,并创造了“尼特族”这一名称。
对“啃老族”类型的划分,目前学界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归纳总结,本文认为“啃老族”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以下6种:
一是养成型啃老族,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成了事事依赖父母长辈的心理,缺乏基本的谋生知识和技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啃老族”:二是挑剔型啃老族,他们大多拥有较高学历却自视过高,对工作挑三拣四,于是暂时待在家中靠父母生活;三是被迫型啃老族,他们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收入基本能够满足个人生活所需。但是在社会转型期,他们经济基础薄弱,面临结婚、买房等人生大事,不得不向父母寻求资助,故称之为“被迫型啃老族”;四是追求梦想型啃老族,他们渴望通过自主创业步入富有阶层,但由于他们所设定的目标常常脱离实际,且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因而往往以失败告终,不得不靠“啃老”接济生活;五是丧失信心型啃老族,他们面对多次求职无果或在工作上受到挫折时,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对往后的就业丧失信心,不愿意再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宁愿待在家里“啃老”;六是频繁跳槽型啃老族:他们对工作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因而频繁的跳槽,导致最后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回家“啃老”。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啃老族”都是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2 “啃老族”现象的成因浅析
“啃老族”队伍的出现和不断扩大,使“啃老族”现象演变成了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这一现象的形成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个体原因或社会原因,主要有一下四个方面: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啃老族”自身因素。
2.1 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现在的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娇宠过度,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抱有“孩子最大的发展就是智力的发展”的观念,并把智力等同于成绩,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人格、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得孩子产生了不愿吃苦或好高骛远的就业心理,最终因为无法适应社会而回家“啃老”。还有一些家庭由于父母缺乏对子女责任感的教育,使孩子养成了自私孤僻的性格,他们不愿接触社会,不愿出门找工作,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害怕受伤害,而甘愿在家“啃老”。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