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小班化有效课堂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2、建构主义理论。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新课程实施中的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3、多元智能理论。它强调教师应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同时,教师在教学及评价时应善于看到学生的智能优势,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智力。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变革。美国教育家阿姆斯朗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提出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4、有效教学理论。其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5、现代教学论。它把教学看作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教学是学生生活的主要时空。教学目标的确定、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设计,都与学生发展具有内在联系。教学成为学生以理解、体验、感悟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的重建活动。把教学看作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时空内,围绕一定的主题所进行的多向的交往活动,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五、研究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使全体教师能够在新形势下,对新课改有进一步理解,通过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探索和实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学校整体教学现状和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具体目标为:
1.各学科在组织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质疑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原则。
2.全面提高各学科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在新形势新课改的背景下组织教学的能力,使各科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本质的变化,完成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的转换。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的引导者,抛弃“权威”意识,成为学生共同探究的合作者。
3.通过课堂有效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变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实现从对问题的单向认知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的转变,并能尝试通过合作学习,从学生角色到社会人角色的转变与过渡。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