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爱51代码网 >> 范文 >> 文章正文
教学改革及质量提升教学教研工作调研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唤。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学生观,甚至决定质量观。一所学校,只有课程改变了,学校才会改变;只有课程有特色了,学校才会有特色。我市能从课程层面进行规划办学的学校寥寥无几。如阜阳市铁路学校为打造“美丽校园”、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快乐课堂”、“理想校园”,举办的“趣味数学节”、“英语、艺术节”、“体育达标节”、“趣味语文节”等。阜南一小开展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五好“教育:“读好书”、“写好字”、“做好操”、“唱好歌”、“扫好地”。但大多数学校还缺乏课程的概念,更少有课程规划、课程开发的思想和行为。基于此,即使进行所谓的教学改革,也只是在方法、形式上做文章,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三)学校教学管理直接影响质量提升,已成为“瓶颈性”制约因子

  学校管理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成败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就学校内部而言,教学改革的最大阻力就是来自落后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所调研的学校尽管都制定了教学管理的常规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检测考试都有一定要求。但在制度创新、管理精细、评价跟进等方面参差不齐,并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主要问题有:首先是以“章”为本,人文情怀缺失。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它对于稳定学校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保障作用。但学校的管理往往是只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变本加厉地在规章制度上做文章,把教师和学生管教的对象,把领导当成监工,把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并导致人文情怀缺失。

  其次是以“查“为本,形式主义泛滥。学校的教学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检查,尤其是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检查最为典型。但大多数学校的检查仅仅是在教案、作业上签个日期或盖印证明。教案撰写、作业批改中存在什么具体问题,改进措施如何,倒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了。尤其严重的是有些学校的检查者本身就不是一线教师或不是比较优秀的教师,他们的结论有时不仅不具备引领作用,甚至会带来错误的导向。形式主义的检查只能导致教师形式上的疲于应付,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有害无益。

  第三是以“权”为本,权力至上。学校的教学管理出现了行政权力至上甚至权利主义,滋生和助长了长官意志,从而排斥了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师生的民主参与和学校的学术研究氛围难以形成,教师工作的独立性、个性和创造性遭到打击甚至泯灭。因此学校的教学改革也只能是在 “厚厚的脂肪上搔痒”,不可能有真正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四)教研机构和制度在纸面上、口头上比较健全,教研的功利性太过突出

  教研机构和教研制度纸面上、口头上都比较健全。但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这方面质的差异很大,很多薄弱学校由于多种原因使得教研机构和教研制度更像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装饰品。由于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研文化等原因,这些学校的教研活动更大程度是例行公事,流于形式。教师不能品味到教研的乐趣,教学研究更难以成为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永恒动力。

  但也有不少学校的教研工作扎实高效,已经是制度化、自觉化、个性化、品牌化。如阜南一小的“学训互动、点面齐动、上下联动”的三动教研模式。­颍州区清河路一小教研工作已产生丰硕成果,其名师乃至高端名师已经集群化。目前已有2位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9位特级教师、3位中学高级教师、6位省教坛新星、10多位市级学科带头人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太和胡总中心校构建的以“大教研”(跨学科听课、跨学科评课、跨学科交流)活动为特色的课堂教学研究制度、规范有效的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培训反思交流制度。

  从表层看,教科研受到我市中小学的普遍重视,影响日益深远,但评价机制引领发展。不管薄弱学校,还是优质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从思想到行动上都强调重视教科研,尤其看着教科研成果的数量。这不能不说职称评审(包括特级教师评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审、名师评审等等)起到了政策性的导向作用,当然这也使得相当一部分领导和教师也就带着功利主义的心态进行急功近利,他们从思想和实践中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教研也会成为优质教学的生产力。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只热衷于对职称评审有用的论文评比、优质课评选,但所撰写的论文从理论观点、实践探索、学术价值都乏善可陈,更难有推广应用价值。最能体现教师原创、本真并且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直接推动意义的教学案例、教学日记、教学叙事、行动研究成果等校本教研成果是少之又少。

  (五)薄弱学校不乏 “疑似”名师,他们的发展空间存在“天花板”效应

  调研期间的课堂教学观课活动尽管不够全面,有走马观花之嫌,但调研表明薄弱学校也不乏“疑似”名师。薄弱学校不少教师尤其是一些中青年教师,他们的学科知识储备、教学素养和教学即时效果与所谓优质学校的教师相比并不逊色。虽然这种比较显得有些牵强,但从一个角度也说明薄弱学校的教师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薄弱”,他们也有很好的潜质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他们皆有成为名师的可能,但他们和优质学校的教师本来就没在一个起跑线上,落后的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还不是半个身位。这些薄弱学校潜在的“非典型”名师更大程度上是“被薄弱”。由于人所尽知的原因,薄弱学校的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是阻力重重,困难多多,存在着明显的“天花板”现象。

  近几年新招聘的地方编制教师和特岗教师勤恳敬业,他们对教育教学充满着无限的期待,虽然他们也渴望都市的生活,憧憬着能到更好的学校教书育人,但他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温总理寄语)。这部分年轻的教师应该是阜阳市农村教育事业和学校发展的“根”与“魂”,他们耕耘的多,收获的少,他们的很多诉求往往不仅不能满足,甚至乏人问津。不应也不能让他们成为孤独的行者,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六)优质学校推介需用策略化和战略化视角来考量,薄弱学校分析原因需纵横对比科学客观

  优质学校是一个相对、动态、发展性的概念。学校优质化的路径一般包括三个阶段:规范化办学阶段、精细化办学阶段、个性化办学阶段。我市很多所谓的优质学校在整体优化,实现学校的个性化品牌的过程方面还比较缺少策略化和战略化的视角。

  颍州区清河路一小名师已出现集群,并且名师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梯度建设都很合理,但并没有表现出集群效应,名师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更没能形成带有清河路一小印记的名师与名校品牌,缺少名师与名校相互间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希望清河路一小在名师成长和名师团队打造方面能提出核心理念,建构科学模式,提升发展高度。

  薄弱学校领导教师在分析学校教学改革迟缓和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时,更重视查找客观原因。比如在分析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时,都不约而同地把焦点过于集中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上,很少对学校内部进行深度分析和探究,也缺乏科学分析比较的策略,比如如何和自己学校进行纵向比较,如何把学校班级之间进行比较,如何和同层次学校进行横向比较,如何通过比较获取有效信息,如何制定科学合理发展规划和策略。更没有形成对学校发展有价值的可行性或不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和优质学校横向对比时,他们通常忽视了优质学校尤其是由薄弱到优质的学校的发展历程,忽视了自己学校的特质和定位,喜欢比较的恰恰是当下没有可比性的资源条件,通过比较,不是寻找差距和措施,不是树立“改薄创优”的信心和决心,而更多地是寻找薄弱的借口和理由。

  四、思考与建议

  (一)教学改革要考虑“顶层”设计,质量提升工程不能碎片化

  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是一个系统优化的过程,影响教学改革的因素有很多,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教学改革需要理性、需要统筹、需要全局观,必须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进行通盘考虑的“顶层”设计,否则教学质量的提升工程会被肢解的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可能会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教学改革不是运用行政手段,强行规定每节课老师讲课时间不能超过多少分钟、必须有多少学生举手发言、教室里面的课桌如何摆放、教室四周有多少块黑板等。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教学改革需要从课程的层面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真正进入教育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从而给教学带来 “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好学校,每所皆有可能;名教师,每位皆可实现

  优质学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每所优质学校都有其成长的历程,有的是政策扶持的结果,有的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有的是财团投资的产品,有的是自主奋斗的典型。在优质学校中,自我奋斗、改薄创优的学校为我市大多数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另类”的借鉴样本。它昭示着只要理念正确、信念坚定、管理科学、抓手找准,三流的办学条件、三流的师资基础、三流的生源质量,照样可以创造出一流的教学业绩。生源基础较差、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却能保持教学质量高的难题同样可以破解。并且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也正是学校整体优化的进程。因此优质学校,每所皆有可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不仅是诗情画意。

  这里所说的名师是指有比较好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自己所教学科甚至教育领域有较大影响的教师。他们不一定是特级教师或省教坛新星,但他们的教学实践成效比较显著,有较为独到的理论追求与建树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名校、名师到底是谁成就了谁?优质学校的教师是否一定都优秀?薄弱学校的教师是否一定都薄弱?名师成长受那些因素影响,主导因素是什么?回答了这些问题,也许就能找到打开名师之门的钥匙。

  我市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也有大量富有名师潜质的教师,也出现了一些勤恳敬业和教学、教研水平很高的名师。和优质学校的教师相比,他们也许经历的坎坷困难更多,他们跨越的机遇平台要少,但他们在教学、教研中找到了人生的乐趣,他们满怀激情和信心。他们能立足学科教学,建立自己的课程观;他们善于反思自己的成长并进行理论概括;他们穿行理论和实践之间,做创造性的对话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输赢》读后感
    《难忘的八个字》读后感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访谈录读后
    宁要……不要……》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
    《金融改变一个国家》读后感
    《春宴》读后感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输赢》读后感
    《难忘的八个字》读后感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访谈录读后
    宁要……不要……》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
    《金融改变一个国家》读后感
    《春宴》读后感
    中学生兴趣爱好调查问卷
    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
    幼儿园开展关爱他人教育的研
    新形势下乡镇中学小班化有效
    常态数学课中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学生对地震灾害预防的认识
    中学体验式德育管理模式实践
    幼儿园网络教研心得体会
    幼儿园中班活动案例:爸爸本
    网络环境下幼儿园携手助教的
    农村地区小学留守儿童养成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