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形成学生实验的目标体系
围绕学生社会调查的研究性活动,对学生的主体性素质分别进行因素分析,在大量样本测验的基础,对因素进行命名,并进行细化与分解,形成以下的目标体系(《主题参考目录》)。
年级 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高一 围绕高一《经济常识》确立社会调查的主题 高二 围绕高二《哲学常识》确立社会调查的主题 高三 围绕高三《政治常识》确立社会调查的主题 注:目标体系的细则内容在《结题报告》中不一一列出,可见附件资料。
(3)活动模式
在制定的目标体系下,通过模式的建立和分析,形成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创新发展的基本模式;教师集体研究教材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相关内容,根据主题参考目录,制订出特别是注重和学生生活实际有联系和学生感兴趣的,又和政治课课本有联系的主题,最终通过社会调查活动等方式的建立、论证和完善学生研究性活动模式和教师进行主体性教育干预模式。
3.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对主体性研究在学生社会调查中的运用中采用了以下的研究方法:
(1)资料研究(主要针对教师)
寻找有关“研究性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模式理论”、“学生社会调查研究”等内容的书籍、杂志等资料;对收集的有关资料在课题组老师之间进行讨论和分析,充分利用本校老教师多、高级教师多的优势、以及利用网络的优势和其它老师在论坛上进行讨论等形式,得到更多地信息和观点完善和帮助我们进行主体性研究的开展;充分利用有关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探讨主体性教育模式与社会调查活动的结合点;完成对学生研究性活动模式和教师进行主体性教育干预模式这两种模式进行建立、论证和完善。
(2)调查研究
即行动研究法——它能系统、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将模式的构建与课题的研究相结合,与课题研究实践的的具体行动息息相关。这是我们开展主体性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一方面我们对学生的主体性素质进行调查,制定《高中生主体性问卷》,并在高一和高二进行了两次调查,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将促进我们今后进一步开展主体性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我们进行的主体性研究是通过社会调查形式进行的,可以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社会调查,提高学生认识社会、接近生活的经验和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案例研究(即实验研究法的一种形式,主要针对学生的调查活动)
利用已有的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和相关杂志、资料中的社会调查报告作为案例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给学生进行主题探究活动一个样本来参考,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要探究是的什么”、“如何去探究”、“最终社会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社会调查问卷是怎么制定的”等一系列问题,从各种案例中获得有价值的资料和经验。这里所说的的案例也就是指已有的一些社会调查报告和一些主题探究活动的事例、各学科相关的开放性试题,如《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三期第23页:“某中学对本校200名学生的部分生活消费情况的调查以及暑假期间城内200名学生上网情况进行的调查”等等。
4.研究的途径
为保证课题的有效实施,采取两级管理体制,一级是:课题负责人落实课题组成员对学生的指导及活动,定期讨论、了解进度、了解学生对社会调查进行过程的想法和意见,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一定时间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以便日后进行课题结题报告的整理与写作。二级是:课题组其他成员对研究性学过程中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调整或修改研究的具体内容、方向,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活动和分析、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以下途径实施对本课题的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