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每学期初,组内教师积极参加校级研讨课、展示课,同题会课活动,并把实验课和优质课、展示课结合起来,把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有机联系起来。把“教”与“研”结合起来,使“教”有了目的,“研”有了依据,使二者相得益彰。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本身的特点,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创设一个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与社会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与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能密切联系的情境,利用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主题,引领学生去进行科学探究,同时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了在此环境下对学生实施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课题实验过程中,课题组教师凡组、校、公开课、汇报课、评优课等,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校也将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情况作为考核评优的条件之一,把多媒体教学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4、将“让我们自己来”行动方案融入了课堂教学。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彰显学生鲜活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课题组精心设计并提出了“让我们自己来”行动方案,并要求落实到平时的每节课中。其活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开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让学生经历了探究学习过程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爱学习的热情,学会了取得成功的手段和方法,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本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个体方法如下:
(1)做好了上课的准备,将自主学习活动前置。
上课的准备不仅是老师,也是学生本人应该做的事情。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上课所需物品的准备:二是学习的准备 ,将预习任务改成实践型作业,如:对家庭一个月的消费作调查;调查中学生每周在家做家务的时间等。实验表明,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是非常喜欢的,积极性很高。
(2)倒置了教与学、学与思的关系。
将传统先教后学,先讲后练适时改为先学后教和先练后讲,鼓励学生“让我们自己来”通过探索实践尝试验证,为学生的学习从课一开始就赢得主动权。在开拓知识面的同时达到了自主创新的目的。
(3)互换师生角色,把讲台让给学生。
尽可能多地把讲台让给了学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时空。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整个学习过程符合当今社会“主体回归”的时代要求,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讲台不再是老师的专利。通过师生互换角色,可以不断激活新的教学状态,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4)将自主学习活动延伸到了课外。
课外延伸,让自主学习深入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不仅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而且在具体可感的充满生活情趣的合作氛围中,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技能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总之,“让我们自己来”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阶段性研究成果
1、优化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能力。发展和完善了学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综合体现了我校德育教育的特色。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加强了自主学习与德育工作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奉献精神和创造性心理品德,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实际能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选择学习内容,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会自主查阅、搜索资料,并学会了对自主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等等。 2、教师在课内增加了自练环节,在讲授部分知识前有意识地增设了自读、自思、自问、自答、自圈、自写、自查等环节,在课堂上,让学生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自我感悟,自求所得,借助独立、积极、主动的个体练习活动,为教师讲授,集体讨论,汇报学习成果,提出疑难等做好了充分听准备。通过实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一点从学生的课堂发言及作业反馈的情况中得以证实。
3、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在数学学科进行了自主学习的尝试,培养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逐步构建了以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自主解惑——协作释疑——自主结论”。数学学科采用了“自主探究式”,这种模式突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注重学生独立钻研,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掌握知识。其教学程序一般为“创设情境一定向自学一师生讨论一质疑解难一反馈练习”。在这种结构中,学生是探索的主体,教师是“引路人”和“顾问”。学生已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并自觉地运用这种模式来指导自己的学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