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紧如敲玉,深圆似转簧。——《题周家歌者》
落盘珠历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历,摇珮玉琤琤。——《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
急声圆转促不断,轹轹辚辚似珠贯。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珍珠细撼铃。——《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我们似乎可以把白居易的音乐诗看成是对音乐想象中的视觉因素的“还原”了,但,这不是简单的“还原”,因为诗人懂得每首乐曲的背后都深深隐伏着作者的情态,要理解音乐的深邃,体味音乐的内涵,单靠这些直觉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音乐诗中对音乐形象的还原,与其说是对音乐形象的模拟,不如说是更为主要的表现诗人欣赏音乐时所引起的审美感受,也包括诗人藉此而抒发的主观情感。诗人是从不断变化的音乐旋律中产生了对生活和艺术的丰富联想,而又将这些联想化作精妙的比喻,反过来穷尽了音乐的美。换言之,诗人以一连串客观物体的音响作比喻,既富于生活气息,又绘声绘色。一方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演奏者的高超技艺;另一方面把曲调的起伏、高低、大小、快慢、强弱、抑扬、顿挫、断续、错杂的变化及特征,以及音乐的动感和境界,都不同程度的、恰到好处的描绘出来,使听着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神奇的音乐世界,陶醉于音乐美感之中。
马克思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了意义。”如果诗人没有音乐的耳朵,没有高度的音乐鉴赏力,没有对人生坎坷的深切体验,没有把自己的感情倾注于乐曲之中,是绝对不能作出如此出色的描绘的,钟子期能够从伯牙的旋律中“看”到“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而白居易并没有把音乐给予直接物化,而是间接形象地形容了乐曲的魅力。因此来说,白居易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高于钟子期的。
(五)音乐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宗旨是追求言外之意、韵外之声。这种言外之意是无边无垠的,往往给人一种独到的遐想。白居易的音乐诗也表现出了对音乐意境美追求,只不过他接受了老子的“大音希声”、庄子的“至乐无乐”的观点,认为音乐在休止时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意境。
冰泉冷涩疑弦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夜筝》
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筝》
此时此刻,音乐虽然停止了,却产生了比有声时还要强烈的效果,达到不可想象的意境。有时,在乐曲还未奏响之际,诗人就已经投入地进入到了音乐的意境之中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