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林一中《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研究》的课题于2008年10月被市教科所批准立项为市一般课题,通过二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并在上一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很多教师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总结如下:
课题负责人:卢小伟 执笔人:胡长英
课题组成员:杨天平 赵玉梅 冯伟力 陈应来 范军侠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但作为一所农村学校,面对生源的参差不齐,教师的结构老化,公办学校的升学压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没有充分体现,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课堂民主停留在表层。不少学科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被动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面对如此的窘境,我们冷静思考,确定了“科研先导”的意识,提出了“以课题促进教学,让教学催生课题”的解决策略,因此,产生了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研究”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教学效益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度量在一定时间内,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收获,可是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内获取知识技能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通过自己的讲解来完成教学任务,就必然会导致使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的教学有反感情绪。如果我们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与事物的内部矛盾,那么要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这种矛盾,教师就必然通过自已在认识和熟悉了学生内部精神的可接受性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地进入角色,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暴露教学思维过程乃至发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所以以提高教学效益为目的教学策略的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把教学设计的前两个环节,即确定教学目标和了解学生的初始特征当作医生弄清病理,诊断病情,那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订就是开处方对症下药了。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过程的中心环节。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