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教师的教学手段陈旧。由于一部分教师不注重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材、学生和课堂缺乏分析掌握,所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认知水平把握不准。上课对学生不能够有机引导组织,对教材缺乏透彻分析和整合。不是用教材教,而是教教材。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低下。在课堂教学中千篇一律将学生视为机器。填鸭式,满堂灌;课堂学习气氛低下,纪律涣散,学生混乱自由,课堂教学任务完成无保障。再者,不能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由于缺乏教学改革和创新,因循导旧。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一直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特别是对于课本中的重要情节,比较抽象的片段,没有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课件、媒体运用于课堂。使学生互动起来,而仍然是自己唱独角戏。课堂上教师独占讲台,手舞足蹈,口若悬河。教师筋疲力尽,学生听起来一片茫然,垂头丧气,昏昏欲睡,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阶段:积极探讨,组织实施,提高课堂高效。
第一、积极组织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益。
在平素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在每节课中我们要让学生解决好三个问题,就是“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1、“学什么”?近二年我们学校实行新课改,给学生使用了讲学稿,在讲学稿上,我们每节课都给学生设计有学案,学案很清楚使学生明白这节课我要掌握哪些知识,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重点是什么,这节课我主要解决哪些问题,这都让学生心中对知识的学习一目了然。2、明白了“学什么”后,那就是“怎么学”的问题了?学案上我们也提示有这节课的学习方法,但真的要把学习方法运用到知识的学习中,还需要老师去引领和指导,例如在这课堂中如何把知识进行归纳和比较,如何进行知识点的迁移,这都需要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指导,想方设法让学生建立和创造一整套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对于“学到什么程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反思的问题了,在每节课后,我们都引导学生思考这节课我们掌握了哪些知识,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在学习中我们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下一步应该怎么去做。我们的老师常引导学生去这样思考,并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对知识的巩固延伸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我们平时还给学生开设了学习方法讲座,由有经验的老师系统的给学生介绍一定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把学习方法融会到各知识的学习中去。我们还采用让学校的学习尖子生现身说法,例如我们利用下午的活动课让一班的第一名去二班,给二班的学生讲一讲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二班的第一名去三班,给三班的学生讲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此类推,到了下星期,则让每班的第二名去现身说法,这个活动搞了一段时间,我们感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既锻炼了那些优等生的能力,又让学生们相互之间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交流。
对于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不是一日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一夕的功夫,为此我们老师首先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在这个基础上再帮助学生从一点点去做起,譬如,课前准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于动脑,善于质疑,按时完成作业,制定学习计划等。这些行为看起来都不是什么大事,但真让学生都能做到后,我们发现它的作用是不可小瞧的,它对提高课堂高效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二、在课堂中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学习充满乐趣,提高课堂高效。
在学生升入初中后,由于科目的增多和学生本身能力的差异,学生出现好、中、差三个层次已经很明显,为了提高课堂效益,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力的发展,依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