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些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识仍很肤浅,认为开展研究就是要著书立说而且还会给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额外的负担,部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仍处在“要我做”的状态,还没有真正理解“教学即研究”的内涵。我们的一部分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方面也表现出认识不足、研究不实或探究不够的现象,做起来也是浮浅。这次活动集中表现为,一是在说课方面,缺乏说的基本元素和说的行为,缺乏说的结果分析和分析原因,缺乏说的结构层次和逻辑推理,揭示不出所教课程的逻辑内涵与本质因素,语无伦次,泛泛而谈没多大价值。二是在研的方面,参与深度不够或参与不力,研的示范作用不够或不力,专项指导不够或不力,更需在教研这一难点上从认识开始、从专业技术开始进行突破。
3、县教研室人员的教研龙头作用和专业引领作用有待加强,这次活动县教研人员全程跟踪,全程参与听评研的压轴作用,教研员的精神和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听评研的活动中还需更多的钻研理论和研究实践,把学到的科研理论和教研理念很好地运用到教学实践指导中,真正发挥全县教研的龙头带动作用还必须进行更多的努力和挖掘。
为之,今后教学与教研中特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组织,确保教研机制的畅通运行
要树立教研责任意识,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学校领导成员更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我们深知,有了搞教研的领导,才会有一个热心教研的教师群体,领导如不沉于教研之中,教师也很容易袖手旁观,或者蜻蜓点水,做一些表面文章。建议,学校根据领导组成员的不同学科特长,人人分包教研、备课、课题组,参与并负责指导、检查、督促所包教研组的一切教研活动。健全校本教研的各项规章制度,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与学校对教师考核挂钩。
2、强化校本教研,搭建互学互研的学习平台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校本教研的客观因素,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要使教师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永立潮头,不被淘汰,并且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研讨的机会,深造的机会,搭建共研共享的平台,实现集体成长。
3.完善学校教研、备课、课题组管理制度,营造教研氛围
一是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注重实效。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智慧、个人特长,体现同伴互助的精神,让教师从彼此身上汲取灵感和创意,从而使个人专业水平得以成长,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得以提升。二是“以中带青,以师带徒”,打造教师专业成长梯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