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歩:抓住地理图像的主要轮廓形状和个别特征,寻找标志性数据或知识点(如经纬网、河流、山脉、地形区等),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范围和名称。这样能帮学生轻松愉快地判读出有关图形,了解地理事物的自然特征,从而为进一步解答具体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步:结合“读图思考题”,明确读图任务和目的,节省时间和内耗,获取所需要的有效地理信息,全面综合分析比较,正确组织有效答案,提高读图效率。新教材在图表后都配有“读图思考、学生活动”这一类型内容,思考题以问题的形式,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分析地图,进而找出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归纳出本质规律。这一步是读图的关键,是落实课程目标很重要的一环。这一步实施得好,就能让学生不仅能观其“图”而知其“地”,更能知其“地”而求其“理”。
(三)、正确掌握绘图、填图技能,训练学生读图能力
引导学生绘制有关教学地图是提高学生识图、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读图的提高和再创。让学生在绘图、填图中学会一种受益终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在课堂中教学中教师边讲边画,用简单的笔触和熟练的技巧随手绘制简略地图和示意图(如地理板画、板图),简单易行,方便使用。并引导着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画,使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地理事物变化过程和趋势,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识记、巩固。
例如,学习“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内容时,不仅教师在黑板上画,而且要求学生自己画出太阳光照示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简图,能加深对地球运动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随手画图的习惯,增强审美观点,养成学生用“图形语言”思考的思维方式,而且对掌握一些绘图的基本技能也很有实践价值。
课堂上或课后,学生根据教学挂图或板图、地图册和教师所讲内容,认真填绘“地理空白填充图”,巩固和消化地理知识,加深记忆印象,反馈掌握情况,检查教学效果,锻炼学生读图能力。
例如,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下)“日本”的地理位置时,教师首先出示《日本》教学挂图,通过指图,引导学生读图,并用白纸描绘出日本的轮廓特征,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及其轮廓和形状特点,然后请学生在《地理填充图册》第5页上,填出日本周围的海洋,找出日本的主要四大岛屿,(特别是日本和俄罗斯有争议的北方四岛),并填写在填充图上;再指图个别提问,检测填图结果;而后综合提问:广阔的海域和轮廓特征给日本经济的发展带来什么有利条件?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日本岛屿众多,导致海岸线曲折、漫长,说明日本多优良港湾,航运交通便利。通过读图、填图,让学生熟知日本岛屿位置的特点,并理解位置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会产生深刻影响(便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通过这种教学活动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养成学生的动手习惯,做到眼、手、脑并用,加强对地图的认识,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心中有图”的目的。
(四)、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利用,电脑二维、三维动画的制作,多媒体电子地图的研制,展示平台的方便使用,使“地图”的范围更广、更多、更大,速度更快、更准确,直观性、针对性更强,学生读图效率更高。多媒体通过多种形象生动的手段,不断变换的大屏幕动态展示地图,快速、准确、具体、有趣、清晰、逼真,而且不受时空的限制,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使读图、用图更加富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难度,拓展教材深度,增加学习密度,体现反馈的广度,极大地活跃学生思维,提高读图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大幅度的文字、图片、动画、色彩及影音的刺激,加强地图展示的形象化、生动化,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的获取地理信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特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形成其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填绘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真正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常规化,使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和得力助手。无疑,多媒体技术将成为今后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形式,也是地理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前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