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体验式德育管理”的教育过程
“体验式德育管理”教育包括四个阶段:
(1)亲历阶段。即个体亲身经历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情境的阶段。
(2)形成阶段。即个体对上述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阶段。
(3)检验阶段。即个体在新情境中检验所形成的概念或观念的阶段。
(4)反思阶段。即反思已经形成的概念或观念,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不断产生循环的阶段。
由此可见,体验式教学是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的教学方式。在德育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学生亲历某件事(包括心理上的亲历和参与实践活动亲身经历或“亲为”),从中获得真切感受,以提升道德认识,并激发起相应的道德情感。
3、“体验式德育管理”的基本形式
坚持“间接体验-直接体验-反思体验-体验内化”等体验方式的结合。
“间接体验”又称为角色体验。采用模拟的社会和生活,为学生设计多个角色,模拟农场、工厂、商店、机关和相应岗位的情景,让学生去进行间接体验。
“直接体验”是学生亲自参与学校德育管理(如学生会,一日常规评分等),组织学生亲自参与环保活动,亲自到社区、到农场、工厂、商店、机关去体验生产生活,在亲身参与中获得感知和感悟。
“反思体验”就是引导体验者对体验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行为变化、活动过程及效果等进行深层次思考,强化体验效果,促进自我认识与评价。
“体验内化”是体验反思的深化和提升,强调要明确体验活动的外部行为与内部过程之间的关系,借助外部活动促进、深化内部体验。体验可以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品味劳动的艰辛,体验人间的温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4、“体验式德育管理”的基本途径
坚持“学校--基地--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的整合。整合学校、基地、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同时,重点抓体验式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建设基地的宗旨,是让未成年人在体验中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基地是一个浓缩的社会,青少年走进基地,就可以体验社会、体验生活。如:少年军校,可以让中小学生体验军营生活;少年警校,可以让学生体验武警的擒拿格斗和交警的岗亭生活;家长学校,可以让不同类型的家庭在这里开展亲子活动,让孩子体验当家长的艰辛;模拟法庭,可以让孩子体验法官的威严、律师的善辩、罪犯的狼狈。基地不仅有"言传",更有"意会",使未成年人在体验成年人的酸甜苦辣中,真正成为"小大人",学会自理、自律,感悟人生真谛。通过建设体验基地,给广大青少年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使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和合作的重要,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增加阅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