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集体模式
活动顺序 活动内容 时间/min 运动量 目的任务 注意事项 1、放飞心情 下课铃响后,在音乐伴奏下各班级有序走出教室,也可以有序慢跑 4 小 注重学生在公共场合的礼仪教育 教学楼中行走要轻声有序 2、提升情感 升国旗、国旗下讲话(周一必做) 4 小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服装整洁、严肃认真 3、展现自我 国颁广播操、校操、校舞、校传统特色、民族体育项目、游戏等任选 8 中 锻炼身体,纠正身姿,培养审美意识 动作到位幅度大,有力度 4、突出个性 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选择各自喜爱的项目或自编班操、年级操进行展示 10 中 自编自导不断创新 突出年级、班级特色,彰显个性 5、回归自我 以班级集体舞的形式做放松练习,并有序回归 4 小 放松身心,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 回归途中不打斗,自觉处理好个人事务 上表为“小集体模式”的一个样例。“小集体模式”虽然采用分开与结合的方式,但是仍然以班级或者年级为单位,秉承“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其基本结构特征为活动的过程以年级或者班级为单位,以某一项目为活动核心,以逐渐掌握该项目的各种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为活动顺序,注重活动的次数和必要的运动量安排。“小集体模式”主张多练,在活动过程中加强学生对该项目技能掌握成功的体验。
(2)小群体模式 活动顺序 活动内容 时间/min 运动量 目的任务 注意事项 1、放飞心情 下课铃响后,在音乐伴奏下各班级有序走出教室,来到规定地点,自由结合选择锻炼项目 15 中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要影响其他班级 2、展现自我 国颁广播操、校操、校舞、校传统特色、民族体育项目、游戏等任选 10 中 锻炼身体,纠正身姿,培养审美意识 动作到位幅度大,有力度 3、回归自我 以校园集体舞的形式做放松练习,并有序回归 5 小 放松身心,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 回归途中不打斗,自觉处理好个人事务 上表为“小群体模式”的一个样例。“小群体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小集团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小集体模式”,其活动的群体由学生自由结合,其基本思想是试图通过体育锻炼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通过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增强锻炼的效果。这种“小群体模式”是在充分考虑了体育锻炼中的集体形成和人际交流的规律前提下来设计的。如表 4“小群体模式”样例所示。“小群体模式”的结构特征是在每一个项目活动开始增加一个分组和形成集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使所分小组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并形成各自的锻炼目标。活动中,以小组的主体性活动为主,教师起指导和参谋的作用;在单元活动结束的时候,一般要进行适当的小组间比赛和小组总结。
(3)分散模式
“分散模式”是一种概念宽泛的活动模式,其秉承了“主动性教学”“自主式教学”“自练式教学”“学导式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这种活动模式主张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发性,强调给予学生自主练习的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模式的基本结构特征是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项目和练习伙伴,对练习的人数没有要求,学生可以单独活动也可以结成伙伴。在每一次活动前,老师针对每个项目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并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进行验证学习。在活动中老师还要注意定期提醒学生自我总结。下表为“分散模式”的一个样例。 活动顺序 活动内容 时间/min 运动量 目的任务 注意事项 1、彰显个性 下课铃响后,在音乐伴奏下各班级有序走出教室,来到规定地点,自由结合选择锻炼项目 10 中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要影响其他班级 2、突出重点 在年级体育教师的带领下,结合本年级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素质练习 15 大 协助体育课程做好身体素质训练 事先安排好器材和自制器械 3、回归自我 以拉伸动作为主,提高柔韧素质 5 小 放松肌肉,提高柔韧素质 回归途中不打斗,自觉处理好个人事务 4、大课间活动的评价体系
作为该大课间组织的重要部分,大课间活动的评价直接决定模式的顺利实施与否,因此,必须制定规范的评价体系,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评价,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建立校长任组长,体育教师和班主任为组织成员的评价小组,对各个年级或者班级的集合速度、出勤人数 、活动情况 、精神面貌等做细致的成绩评定,并定期组织广播操、自编操、趣味性体育活动比赛,按名次计分和平时成绩一起计入年级或班级总评,并把该成绩作为评定优秀年级组或文明班级的重要指标。
教师评价样表 年级: 班级: 日期: 月 日 星期: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成绩评定: 学生自我评价样表 年级: 班级: 日期: 月 日 星期: 活动内容: 兴趣评价: 1、非常喜欢 2、喜欢 3、感觉一般 4、不喜欢
5、非常不喜欢 评价小组在对每个班级或者年级进行评价时,除去给予数字成绩以外,还应该给予尽可能准确的定性评价;对于集体活动,则更多地从包括校方领导、教师以及参加活动的学生在内的整体的角度给予评价。此外,应该建立定期的体质监测制度,由体育教师负责进行每学期两次的体质监测,关注学生体质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对活动进行凋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