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儿童终身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应试教育为主流的今天,考试学科成为学校、家庭的宠儿,而一些小学科则成为装点学校门面的“蕾丝花边”。由于教育环境的影响,使得教师在应试的洪流中自然或不自然体现出以“教”替“学”的教学行为,忽视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儿童终身学习,为了儿童学会生活奠定基础,潜在的功利性导致教师教学行为背离了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前概念的研究,大量的数据以及调查中的一些现象触动了教师的思想,使他们不得不面对学生做出思考,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究竟体现在哪里?这种来自教师自身需求的思考才能有效地触动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3.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创设“前概念”场景
在开展学生前概念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前概念的形成主要来自生活经验。正如专家们所指出的,在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前概念指的是学习者拥有的与科学概念的涵义不相一致甚至相反的概念,是学习者形成某一科学概念之前所拥有的概念形态。按照前概念产生的时间,可将其分为原发性前概念(在进入正规的课堂之前所形成的前概念)和继发性前概念(是个体在教师的教授下开始学习之后所形成的前概念);按其状态来分,可分为空壳概念(学习者知道某一概念的名称,但并不知道其内涵)、不完整概念(学习者把一个概念的某些特性忽略掉了,或者对一概念所包括的下位概念涵盖不全)、异质性概念(学习者将一概念的内涵增加,将某些特性强加于其中,导致其本质特征发生变化)、条件缺失概念(学习者对某一事物及其属性的判断,忽略了其存在的前提条件)、绝对化概念(忽略了特例和反例的科学命题,称为绝对化概念)。这些不同类别的前概念的产生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我们立足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从学生生活周围取材,创设“前概念”场景。
4.创造“概念转变”场景,引导儿童主动探究
波斯纳等人在1982年提出了概念转变模型(Conceptual Change Model,CCM),这个理论是建立在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参照(Kuhn,1970)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对知识的“范式更替”的观点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提出了概念转变的条件,即为了促使学生进行概念转变必须提供四个条件:(1)必须引发学习者对当前的概念产生不满。(2)必须使学习者意识到新概念的可理解性。(3)必须显示新概念的合理性。(4)必须使学习者意识到新概念的有效性。正如专家们所指出的,我们在开展学生前概念的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错误概念非常顽固,如“声音是由于物体间的碰撞而产生的”,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学生这个错误概念的顽固性主要来自于生活经验,而促进其转变的有效方法是创造“概念转变”场景,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发现过程。而“探究”的脚手架必须从概念转变的四个条件思考,努力从教师的教学行为上体现出教师是儿童主动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的探究式教学理念。
5.科学教育与科技活动有机整合,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
波斯纳等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还有其他更复杂的背景因素,他们把影响概念发展的个体的经验背景称为“概念生态”。并认为概念生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概念转变的环境,在该环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影响着学生概念转变的进行。概念生态包含的七个组成因子:(1)认识论信念。(2)原有知识。(3)学习的本质。(4)概念的本质。(5)问题解决得策略。(6)情意领域。(7)科学的本质。从概念生态包含的七个组成因子中我们理解科学教育不能只是单纯的课堂科学概念的教学,还应考虑其他形式的科学教育活动。在一年一度的科技节中,头脑思维挑战赛这个项目就是学生概念转变的好实例。07年的 “鸡蛋风波”;08年的“报纸桥”;09年的“扑克牌搭高塔”到今年的“A4白纸的拖链”,无不是一个个思维跳跃的好命题,让学生的思维在不断摸索和探究改进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着科学概念的转变,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科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